(
课件网) 问君能有几多愁 ———准确把握古代诗歌作品形象的几种 方法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形象(意象)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 的审美倾向,也包孕着诗人的感情。 方法指导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秋 夜 (南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 四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 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 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2004高考福建题) 方法:抓题眼或诗眼立“形象”。 方法:利用关键句把握“形象”。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 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2005年 山东卷) 方法:描绘意象,构建“形象”。 孤 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1)描写了一只孤雁失群后的仓皇、孤寂的形象。暮 雨苍茫,一只孤雁在空中嘹嘹呖呖,呼寻伙伴。它 经不住风雨的侵凌,再要前进已感无力,面前恰好 有一个芦叶萧萧的池塘,想下来栖息,影单心怯, 几次盘旋。 (2)从孤雁的彷徨苦况看出作者已把自己孤凄的情感 熔铸在孤雁的身上了。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作者 漂泊流离、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作品? 由此可知它写了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方法:利用注释或典故补充“形象”。 课后强化练习 布置作业: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 (三)总结答题技巧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的意境,抓主要景物来写, 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2、根据描摹出的图景,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其氛围 特点,或凄凉、孤清,或生机勃勃等。 3、根据诗歌的情境氛围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容易失误有以下两点: 1、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2、描摹时物物具到,不分主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