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92327

第7课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57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7课,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
  • cover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围绕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展开,教材内容丰富且有深度。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等方面的详细阐述,以及对传统园林艺术特色的介绍,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材以应县木塔、拙政园等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对于框架式木结构、建筑群组合、单体建筑外形、建筑装饰色彩以及园林的造园特色等内容的讲解,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案例支撑,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和社会思想意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综合素养,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往往缺乏系统的、深入的了解。他们可能对一些著名的建筑和园林有所耳闻,但对于其背后的建筑原理、设计思想、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但对于复杂的建筑结构和园林布局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同时,对于将建筑与社会文化相联系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在兴趣方面,学生对于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可能会因知识的专业性和抽象性而感到枯燥或难以理解。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模型制作、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布局、外观与装饰色彩的特点,了解其是结构性、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性的高度统一,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理解蕴含均衡对称、内向含蓄的传统建筑、园林艺术独特的建筑语言,提升对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 理解清代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思想与审美特征,领会“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中国传统造园精神,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深入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内涵。 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进行鉴赏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和社会思想意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文化理解能力,全面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斗拱与框架式木结构,造就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建筑特点,理解“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思想。 2. 教学难点 系统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园林的特点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展示中国传统建筑应县木塔和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拙政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思考: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国传统园林各有何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1. 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15 分钟) 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4 分钟)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建筑“墙倒屋不塌”的特点是由独特的框架式木结构决定的。 解释这种木结构中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采用木柱和木制的纵横梁枋组合成框架式结构,以及其功能和造型特点。 富于节奏感的建筑群组合(4 分钟) 教师说明中国传统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众多建筑单体组合成规模各异的建筑群。 阐述中国的院落式布局遵循的叠加规律,即以“间”为单位组成建筑和庭院,再组合成组群。 简明美观的单体建筑外形(4 分钟) 教师指出我国传统建筑外形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体现了建筑功能、结构、艺术的高度统一。 匠心独运的建筑装饰色彩(3 分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