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79700

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2)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06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课件网) 喜看稻菽 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袁隆平 第二学时 一、教师导入【高考命题方向】 2008年广东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将新闻列入与传记、报告、科普文章并列的四种实用类阅读文本。从文本特征看,新闻、传记与小说都是叙事类文本,但新闻与传记是写实性的,而小说是虚构性的。新闻与小说、传记与小说的组合被认为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选考题的基本组合。纵观过去的高考命题,除2007年山东卷考查了一次新闻以外(《梦碎雅典》),其他省市较少涉及。因此,可以预见,新闻类文本尤其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的考查必将成为命题者青睐的热点;从近期一些大市级模拟试题看,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考查的频率亦呈不断加大的趋势。 分析其命题方向,我们发现,人物通讯主要考查以下角度: 1.对人物通讯标题的特色及作用的考查。 2.对塑造人物所选取的典型材料的分析。 3.对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分析。 4.对人物通讯塑造人物的意义以及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的理解。 5.对人物通讯塑造人物的方法的分析。 6.对人物通讯的新闻价值与宣传效果的探究。 7.对具体文段内容、句子含义、词语含义的理解。 今天我们来研读一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结合高考命题方向,以它为例,我设计了几个活动来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特征,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 二、课文研讨: 活动1: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分析本文题目的特点。 明确: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活动2:(个人及小组活动)人物通讯需要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才能让人感动,给人启迪。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点?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这些事例分别体现了作为一名科学家的袁隆平哪些方面的品质?(在第一课时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形成答案) 明确:本文在选材上注意了材料的典型性。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⑤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贡献) 活动3:(个人及小组活动)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就没有好的人物通讯。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形成答案) 明确: 1、人物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走下了稻田),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2、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3、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小结: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