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神五”载人航天 飞行新闻两篇 必修5- P59“点击链接” 《真实快速地报道生活》 1.新闻的特征: 内容真实,报道快速 2.消息的构成: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3.新闻(导语)六要素: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 (2)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 ,“ ”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 ”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3)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是什么? 报道对象: 内容: 表达方式: 时效: 虚实结合 实 虚 世界载人航天历史大事回顾: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历时108分钟,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3年6月16日,前苏联尼-捷列什科娃乘东方6号飞船上天,成为世界第一位女宇航员。 1965年3月18日,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史上的太空行走。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飞船的登月舱,在月面停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中国在1992年正式启动载人航天计划,2003年,神州五号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第三个踏入太空的国家。 字词温习 定格(电影、电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画面上。) 怦怦pēng直跳 苍穹qióng 色彩斑斓 bān lán 椭tuǒ圆 目眩xuàn 呕ǒu吐 坚如磐pán石 呛qiāng水 烧灼zhuó 整体感知 限时速读两则新闻 要求: 1.把握新闻概要,并适时做标记 2. 完成学案第二题 (一)心随飞翔-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 1.《心随飞翔》这篇新闻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正标题:心随飞翔(虚题) 副标题: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现场目击(正题) 虚实结合对新闻的主要内容作了揭示。 2.找出本则消息的导语、主体、结语所属的段落。 导语为第1、2、3句(为表达强烈的感情,这3句独立成段) 其余为主体。 3. 本新闻主要报道了什么内容? 按时间顺序记录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正式实施的过程,描写了从火箭点火、箭船分离、进入轨道等的全过程,是发射现场的纪实 英雄潇洒走苍穹 1. 本文标题采用哪种形式? 单行标题。突出报道的对象是英雄人物杨利伟。 2. 文中写了杨利伟的几件事?请分点概括。 ①克服失重状态。②转椅训练。 ③离心机训练。④水上应急训练。 ⑤节食控制体重。⑥穿越“黑障”对抗超重。 ⑦唱宇航员之歌。 3.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写他如何战胜了航天的艰险及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三) 比较这两篇新闻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篇 目 体裁 对象 内容特点 时效 写作手法、语言 《心随飞翔》 《英雄潇洒走苍穹》 消息 通讯 写事 写人 简要 概括 详细完整 时效性强 时间长 记叙为主;语言简洁、扼要 描写、通过典型事件刻画形象;语言具体生动 小结 第一篇《心随飞翔》用消息的形式详细地报道了“神五”号航天飞船的升空过程,读来让人激情满怀; 第二篇用通讯的体裁生动地介绍了杨利伟作为航天第一人在此次飞行中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有人说当今时代既是“读文时代”,又是“读图时代”。本书选用了两张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图片传达了什么新闻信息? 飞船的轨道舱 飞船的返回舱 顶端的逃逸塔 “神五”载人航天 飞行新闻两篇 文本探究(学案第三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准确、迅速地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 2.抓住并学会区分消息和通讯的文体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通讯语言体会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对表 现人物所起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杨利伟顽强拼搏、为国 争光的英雄偶像精神。 杨利伟在航天训练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1、神五起飞后九分多钟,立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