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07339

第8课 双分支结构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五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

日期:2025-04-03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468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版,科技,信息,教案,8课,PPT
    (课件网) (浙教版)五年级 上 第八课 双分支结构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能分析简单算法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在典型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中,能识别系统中的输入、计算、输出 环节,发现大的系统可以由小的系统组成(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尝试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 基于算法的顺序、分支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正确进行问题求解的算法描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 学习目标 激趣导入 在生活中,同一事件在不同的条件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停车场根据停车时长收取不同的停车费,人们根据天气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认识双分支结构 一 新知讲解 一、认识双分支结构 分支结构是程序控制的一种基本结构,除了单分支结构,还有双分支结构。在双分支结构中,根据条件判断的不同结果进行不同的操作。 比如,身高超过 1.2 米的儿童在乘坐高铁时需要购票,可以选择儿童票或者成人票,如果身高不到 1.5 米就购买儿童票,否则购买成人票。 新知讲解 一、认识双分支结构 新知讲解 一、认识双分支结构 比如,身高超过 1.2 米的儿童在乘坐高铁时需要购票,可以选择儿童票或者成人票,如果身高不到 1.5 米就购买儿童票,否则购买成人票。 新知讲解 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二 新知讲解 二、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新知讲解 验证双分支结构 三 新知讲解 三、验证双分支结构 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验证双分支结构。 思考-讨论 三、验证双分支结构 想一想 如果把上面程序中的判断条件“身高 <=1.5”改为“身高 >1.5”,流程图该怎么画?程序又该怎么改呢? 1、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双分支结构的特点( C ) A、顺序执行代码 B、循环执行代码 C、根据条件选择执行两个可能的代码段之一 D、执行并行操作 课堂练习 单选题 1、双分支结构是指程序中有两个可能的执行路径,根据条件的真假选择执行其中一个。( √ ) 课堂练习 判断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请根据出行计划,选择设计一套景区门票的购票规则,并设计购买门票 的算法流程,用流程图表示你所设计的算法。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双分支结构 教学设计 课题 双分支结构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该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为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该教材具有以下优点:1. 立足核心素养。课程目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机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斯、信息社会责任。2. 坚持课程育人。发挥课程育人功能,着力帮助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培育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健康成长。3. 体现课程体系。注重信息科技知识体系建构,依据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信息科技课程的知识体系,围绕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逻辑主线,统筹设计各学段学习内容模块,体现循序渐进和螺旋式发展。4. 做到理实并重。强化信息科技学习的认知基础,吸纳国内外信息科技前沿成果,基于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要求,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习。按照“场景分析一原理认知一应用迁移”组织课程内容,从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息科技实践应用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