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0996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63)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44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成语,中华文化,微缩,景观,配套,教学设计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成语的定义及来源,简单归纳成语误用的类型,初步感知成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对成语误用大致分类,分析、讨论、探究成语中的文化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透过成语这个“小”世界,探究中华文化的“大”天地,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由对成语的简单认识升华到对祖国文化热爱的高度。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梳理与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小”成语中领悟人生的“大”境界。 3教学创意 一节课的时间要清理成语的方方面面,实在太难,本着“一节课解决一个问题”的目标对“梳理与探究”课来说似乎又太狭隘,所以,我设计这堂课的初衷是“趣”与“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在课堂上开辟小天地,将成语的趣味性作师生互动交流,以期在兴趣的带动下,让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去梳理和探究;另一方面,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以往学习过的零碎的成语进行梳理,“授之以渔”,以期达到统揽全局的目标,从而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关注成语,甚至去探究成语,让他们认识到成语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源远流长且经久不衰。 4课前准备 1、推荐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中国成语辞海》等。2、将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个组自主选择内容(成语与数字、成语与生肖、成语与典故、成语与谜语等),梳理与之有关的成语,激发学生探究成语的兴趣。3、感受几个成语误用的实例,寻找病因。4、从“成语与做人”中选择一个自我感受最深的成语,自己思考,自我整理。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互动式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带领大家去漫游成语的王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有一个令我为之骄傲的姓氏———龙。【出示“龙”的课件1】它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和文化,今天,我们既然说成语,那就从“龙”开始吧!请你们根据老师的提示说说有哪些带“龙”的成语。 比如: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笔走龙蛇 潜藏着人才或英雄———卧虎藏龙 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叶公好龙 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画龙点睛。 看来我们积累的成语还真不少,它们似碎琼乱玉散落于我们浩如烟海的知识之中。今天,我们将以高中生的姿态,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共同去感受成语的魅力。【出示课件2】 成语是什么?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活动2【活动】追本溯源(成语的来源) 既然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那么成语中必然深藏着某些古老的元素,让我们一起追根溯源,进入本课的第一个板块,去探寻成语的来源。 (1)看图片,猜成语。【出示课件3】 源于神话传说: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源于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自相矛盾 源于历史事件: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源于文人作品:望梅止渴乐不思蜀 源于外来文化:火中取栗立地成佛 该环节可能要详解的成语有: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丹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2)看成语,说人物。【出示课件4】 四面楚歌(项羽)指鹿为马(赵高)三顾茅庐(刘备)鞠躬尽瘁(诸葛亮) 纸上谈兵(赵括)图穷匕见(荆轲)一字千金(吕不韦)卧冰求鲤(王祥) 该环节可能要详解的成语有: ①一字千金: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②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的疼爱。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