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11351

12.2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课件 (共24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1829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2,24张,九年级,北师版,物理,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1.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电阻。 3.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灯泡的电阻。 学习目标 灯泡中钨丝的电阻是多大呢? 新知导入 1.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导体的电阻呢?   2.如何运用欧姆定律得到导体的电阻? 想想议议 I = U R R = U I 一、用“伏安法” 测电阻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出待测电阻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的电压,再通过 算出电阻值。 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 A V R S 新知学习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目的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A V R R' S 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 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 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 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测量 次数 电压 U/V 电流 I/A 电阻 R/Ω 电阻的平均值 R/Ω 1 2 3 实验记录表格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注意事项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到最大阻值。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4.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 1.将定值电阻换成一个小灯泡,请同学们测量一下小灯泡的电阻。2.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3.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想想做做 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电路图 实物图 A V L R S 实验次数 U/ V I/A R灯 /Ω 灯泡亮度 1 0.5 2 1.0 3 1.5 4 2.5 0.16 0.28 0.38 3.1 3.6 3.9 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是_____。 变化的 不亮 灯丝暗红 微弱发光 正常发光 0.46 5.4 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实验数据 实验分析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1.在该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 不能求灯泡电阻的平均值: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能求灯泡电阻的平均值吗?四次数值不同说明什么? 想想议议 (2) 用描点法作出小灯泡的U-I图像,会不会是一条直线呢?为什么? 不是。 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关系。 3.(1) 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像,应该是一 条_____线,为什么? 直 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R= 测量灯泡电阻与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区别: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有很大的改变,这时测量多次的目的是测量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电阻;在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时,测量多次的目的是通过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课堂总结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