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12834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3360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作业
  • cover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业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单元概况: 1.对应单元: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 2.人文主题:触摸自然 3.语文要素: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4.单元目录 精读课文:草原(2课时) 精读课文:丁香结(2课时) 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2课时) 略读课文:花之歌*(1课时) ◎习作:变形记(2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5.作业完成时间: 六年级语文每周6课时,完成第一单元教学任务需要2周,共12课时(其中,10课时用于教学,2课时用于完成单元作业)。 二、单元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单课对应目标 认知水平 1 2 3 4 ◎ 1 会写22个字,会写37个词语。 √ √ √ 识记 2 背诵课文《草原》第一自然段和古诗《过故人庄》、《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背诵并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 √ 识记 3 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 √ √ √ √ 理解 4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 √ 应用 5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 √ √ √ √ 理解应用 6 能结合具体语境,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 √ √ √ 理解 7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 应用 8 以《草原》和《丁香结》为例,交流由文章内容想开去的方法。 √ √ 应用 9 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 综合 三、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册次/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人文主题 触摸自然 单元语文要素 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教学目标 预学作业 随堂作业 课后作业 长程作业 水平层级 会写22个字,会写37个词语。 1.找出文中多音字,确定读音。2.完成作业单上预习作业1~5题。3.读熟文中注音字。 完成《习字册》。 1.抄写书后词语表中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或练习册中的字词句。 知道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在写景写物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了解作者。 1.阅读单元所有课文以及“阅读链接”2.查找关于老舍的资料。完成作业单上预习作业第6题 回忆曾经走过的地方,想一想有没有一处美景让你留恋开展“我心中的美景”活动,和你的家人你的同学聊一聊,并用彩笔画下它。 背诵《草原》第一自然段和古诗《过故人庄》《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熟读课文。 有计划进行打卡背诵。默写《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知道 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景色,体会表达的情感。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1、2题。 理解 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由此想到的人、事或人生思考等。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第1、2题。 理解 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3题。 阅读推荐书单中的课外书,将有丰富想象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理解 发挥想象,将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阅读《卡夫卡变虫记》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实践与创新” 完成习作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修改习作 应用 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体会分号的用法;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拼音的拼写规则。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4题。 应用 四、单元作业内容 (一)预学作业 会写的字:毯 裳 虹 蹄 腐 羞 涩 微 玻 璃 缀 幽 雅 案 拙 薄 糊 恍 恰 德 鹊 蝉 会写的词语:草原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蒙古包 热乎乎 奶豆腐 礼貌 拘束 干部 举杯 羞涩 感人 会心 微笑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参差 眼帘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印象 愁怨 顺心 平淡 恰如 在一、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