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促织》、《变形记》 蒲松龄、卡夫卡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两位作者的人生境遇、思想及作品。 2.通读文本,理清小说情节。 3.研变形异同,探究主题,理解其中寄寓的社会批判意味。 4.联系现实,探究变形根源。 一个东方的三口之家,因为人变成虫而获得富贵;一个西方的四口之家,因为人变成虫而陷入因顿。荒诞的人变虫的背后,隐含着悲凉的现实。翻到《促织》《变形记》,我们一起来了解东西方的这两个家庭,一起来体验荒诞变形背后隐藏着的悲凉现实。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年轻时就喜欢阅读晋人干宝的《搜神记》, 书中那些神怪灵异的故事使他心往神驰,历历难忘。后来,他又看了苏东坡强人谈鬼的轶事,更弓|起他对神仙鬼怪的兴趣。于是,他决心深入民间,广闻博采,编写一本谈狐说鬼的书,以表达自己的愤世嫉俗之情。因此,他就在大道旁的大树下,设法搜求奇闻异事。 蒲松龄每到夜晚,无论是凄风苦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总是对着那荧荧孤灯,把白天在大树下听来的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敷衍成篇。就这样,他辛勤撰写了二十多个寒暑,终于写成了著名的《聊斋志异》。 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家公司任旅行推销员,长年奔波在外,辛苦支撑着整个家庭的花销。当萨姆沙还能以微薄的薪金供养他那薄情寡义的家人时,他是家中受到尊敬的长子,父母夸奖他,妹妹爱戴他。当有一天他变成了甲虫,丧失了劳动力,对这个家再也没有物质贡献时,家人一反之前对他的尊敬态度,逐渐显现出冷漠、嫌弃、憎恶的面孔。父亲恶狠狠地用苹果打他,母亲吓得晕倒,妹妹厌弃他。渐渐地,萨姆沙远离了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任务二:通读文本,理清情节 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划分《促织》的情节内容。 一(1): 序幕(起因)———祸起宫廷。 二(2): 开端———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 三(3-4):发展———成妻卜促,成名按图索促织 四(5-7):高潮——— 成子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 五(8): 结———成名献促织,因祸得福 六(9): 尾声(评论)———深化主旨。 归纳总结:征虫一觅虫一得虫一虫死一化虫一虫胜一人富 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 情节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 第一次:岁征促织,成名破产受刑,无计可施,走投无路时得到神巫指点,成名得虫。 第二次:节外生枝,成子弄死促织,投井自杀,成家陷入绝境。 第三次:成子起死回生,魂化促织,成家因祸得富。 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一只甲虫,成为无人能沟通的异类。 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