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第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点 算术平均数 1 1.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 n 个数 x1, x2,…, xn 的和与 n 的比,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作x ,读作“x拔”,即 = ( x1+x2+…+xn) .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唯一的,它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据; 2. 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感悟新知 2. 计算方法 (1) 定义法: 求平均数,只要把所有数据加起来求出总和,再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即可,即如果有 n 个数 x1, x2,…, xn,那么 = ( x1+x2+…+xn). 知1-讲 感悟新知 (2) 新数据法: 当所给的数据较大,且所给数据大部分都在某一常数 a 附近上下波动时,可计算各数据与 a 的差,即 x1 - a=x1′, x2 - a=x2′, …, xn - a=x′,则 =a+ ( x1+x2+…+xn). 知1-讲 感悟新知 3.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 一般的计算器都有统计功能,利用计算器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平均数 .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的操作步骤有所不同,但一般步骤都基本如下:①打开计算器,进入统计状态;②依次输入数据及它们的频数;③按求平均数的功能键(如 键);④显示结果 .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1-讲 拓展 若x1, x2, …, xn 的平均数为 ,则:(1)nx1,nx2, …, nxn 的平均数为n ;(2) x1+b, x2+b, …,xn+b 的平均数为 +b;(3) nx1+b, nx2+b, …, nxn+b 的平均数为n +b. 知1-练 感悟新知 一组数据 2, x,4,3,3 的平均数是 3,求 x 的值 . 例1 解:∵ 一组数据 2, x, 4, 3, 3 的平均数是 3, ∴ 2+x+4+3+3=3× 5,解得 x=3. 解题秘方:紧扣平均数的定义求解 . 知1-练 感悟新知 1-1. [ 期末·石家庄 ] 已知一组数据 1, 2, 3, 4, x,y, z 的平均数是 8,那么x+y+z 的值是_____ . 46 感悟新知 知2-讲 知识点 加权平均数 2 1. 定义 已知 n 个数 x1, x2,…, xn,若 w1, w2,…, w n 为一组正数,则把 叫做 n 个数 x1, x2,…, x n 的加权平均数, w1, w 2,…, w n 分别叫做这 n 个数的权重,简称为权 . 知2-讲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 权能够反映某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权越大,该数据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越小. 2.权不一定都是以数据出现的次数的形式出现的,有时也以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或数据的比例关系的形式出现,即权的表现形式为: (1)数据的个数; (2)数据的比例关系; (3)数据的百分比 . 感悟新知 知2-讲 注意: 在求 n 个数的平均数时,如果 x1 出现 f1 次, x2 出现f2 次,…, xk 出现 f k 次(这里 f1+f2+…+f k=n),那么这 n 个数的平均数 = 也叫做 x1, x2,…, xk 这 k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其中 f1, f2,…, f k 分别叫做 x1, x2,…, xk 的权 . 感悟新知 知2-讲 2.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1) 联系: 算术平均数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时,加权平均数就是算术平均数 . (2) 区别: 算术平均数对应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相同 . 加权平均数对应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不一定相同,即各个数据的权不一定相同 . 感悟新知 知2-练 在一次“爱心互助”捐款活动中,某班第一小组 8 名同学捐款的金额如下表: 求这 8 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 . 例2 金额 / 元 5 6 7 10 人数 / 名 2 3 2 1 知2-练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解:这 8 名同学捐款的平均金额为 =6.5(元) . 注意:分母为总数,而不是项目的数量. 知2-练 感悟新知 2-1.某部队一名士兵在一次射击训练中,连续 10 次 射击的成绩为 6 次 10 环, 1 次9 环, 3 次 8 环, 则该军人这 10 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