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829749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1310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4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 cover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唐朝对外交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对外交往活跃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玄奘、鉴真事迹对比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视频导入)阿弥托佛,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这是西游记中唐僧的经典台词。看似简单的自我介绍,却饱含深意,唐僧将东土和大唐联系起来,一是为了彰显大唐的强盛,表达了对大唐强盛的自豪;二来是为了同西方极乐相对应。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又是哪里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探究竟。 新课学习 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与日本的交往是更为密切的,在中日交流中起着重要桥梁作用的是———遣唐使。 日本篇 遣唐使 (1)概念: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留学生、留学僧和专业技术人员) (2)目 的:学习唐朝先进的制度和文化 (3)特 点: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时间长 前后十多批———次数多 少则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规模大 精挑细选的优秀人才———素质高 (4)最著名的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 20岁来唐,在唐朝生活53年,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深得唐太宗的赏识,他还与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王维是好朋友,在唐朝生活多年后,阿倍仲麻吕想回到自己的国家,但遗憾的是,但是受风暴天气因素的影响,未能回到日本,这一消息让李白十分伤心,并且为其写了一首诗《哭晁衡卿》,以表其间深厚情感。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遣唐使,你会选择把什么文化带回日本呢?(学生回答) 影响: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①制度: ②建筑 唐长安城平面图 平城京平面图 ③服饰 唐 装 奈良时代服装 (时代“姐妹花”) ④货币 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和同开珎(始铸于708年) ⑤文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⑥节日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过渡:看来你们和遣唐使的想法不谋而合。但是我们发现同日本的交往深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充满艰险,与阿倍仲麻吕一起去往日本的还有鉴真大和尚,但是鉴真历经艰险成功抵达日本,为什么他坚持要去往日本呢? 鉴真东渡 (1)原因:“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愿和上东游兴化。” ———《唐大和上东征传》 (2)经过 次数 概况 1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2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3 东渡未能成行。 因官府出面阻止。 4 未果。 因弟子的好心阻拦。 5 遭遇台风,失败。 在海上漂泊了14天,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东渡成功。 754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学生讲述鉴真东渡故事)即使经历七次航行,双目失明,鉴真未曾想过放弃,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影响: 在日本传播佛教、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图片:日本唐招提寺) 不论是遣唐使来华,还是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