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3.2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学目标】 1、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2、识记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3、理解怎样推动高质量发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增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化,用全面的观点理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原因和措施。深化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发展实体经济重要性的科学认识。 法治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参与主体必须遵循法律。 公共参与:乘着高质量发展之风,为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喊出自己心目中的标语。 【教学重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教学难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从区域发展: 2018年10月考察广东期间,总书记在清远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30多年居全国第一,但在区域发展层面,2022年,珠三角9市经济总量占全省比例超过八成,粤东西北地区12市加起来占比不到两成。此次考察选择湛江,饱含着总书记对广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殷切希望。 【议学任务一】 个人思考及小组讨论(3分钟) 1、根据议题材料,你认为总书记考察湛江的深刻寓意是什么?湛江为什么要进行高质量发展呢? 2、“广东经济总量已连续30多年居全国第一”是否代表广东已完成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你认为 “高质量”发展应该是怎样的发展呢? 二、展示目标 01 02 03 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重点) (难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1、是什么:推动高质量发展 2、为什么:重要性:①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时代背景) ②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地位) ③国内矛盾: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主要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要求我们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P39相关链接) ④国际意义:提高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和谐安定。 (1)全面的、综合式的发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起点,逐步跨越经济领域,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 (2)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要求,而是在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综合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拓展提升 高质量发展 “高”?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3、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4、高质量发展的特点: ①这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领域) ②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空间) ③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时间) 高质量发展是 创新成为第一动力、 协调成为内生特点、 绿色成为普遍形态、 开放成为必由之路、 共享成为根本目的。 经济、社会、文化、 生态等各领域 面对国内外产业对“碳”的广阔需求,陈兴杰响应推动林场转型发展“碳中和”,以满足国内国外的碳需求;依据三道沟林场“天然菜园子”的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成立有机农产品公司、大森林网络生鲜网站、大森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村民提供就业和股权,带动林场人民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