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教学设计 课题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二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和主要人物。掌握这两个故事所涉及的地理知识。2、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提高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认识到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培养其积极乐观、不畏艰难的人生态度。4、理解大禹治水和钱镠射潮这两个故事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传承中华民族勇于抗争、坚韧不拔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重点 浙江有关水的传说关于大禹和那场洪水的传说。钱镠与吴越国。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教学难点 1、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工程。2、为当地的水利建设编写简史。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3课《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板书课题。视频导入:《大禹治水》。导语:杭州与水的缘分,与生俱来。杭州引以为豪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都与水息息相关;钱江观潮、楼塔细十番等一个个水乡非遗,承载着先人的治水智慧,谱写了一曲曲水利事业的壮歌。从苏轼浚西湖、良渚先人筑水坝,从战天斗地的萧山围垦到砸锅卖铁修海塘,从肩挑背扛建设新安江水库到三年打造新南堡,形成了“弄潮儿”精神、围垦精神、南堡精神等强大的水利精神谱系,述说着杭州生动丰富的水文化故事。这些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见证着杭州发展的印记,承载着“水城”的记忆,欲探究其中的故事,请品读《诗画杭州》。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如何了解浙江与水的缘分。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信息源浙江有关水的传说(1)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上古时代,洪水逆行、泛滥,浙江会稽山以北的平原地区成了一片汪洋。(2)关于钱镠射潮的传说。五代十国时期,浙江属于吴越国。当时,有人告诉钱王,海塘难修,是因为钱塘江潮神作怪。当弓箭手在江边聚齐后,钱王又奋笔写了两句话:“为报潮神并水,钱塘且借与钱城。”PS:详细内容见书P80-81。导学窗从上述传说中,我们能获得什么信息 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获取什么信息 (1)“大禹治水”传说中的洪水灾害与浙江远古时代的哪次灾害比较相似 和五代十国时期的钱镠射潮的那次灾害相似。(2)我国古代人民已经具有的治水思想是什么 我国古代人民具有的治水思想:保护自然、顺应自然、重视生态系统、将治水置于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3)钱塘江潮头最大的日期是哪一天 农历八月十八潮神生日这一天。(4)吴越国时期对浙江水利建设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主要贡献有:整治太湖流域水系、修筑钱塘捍海塘、保障居民用水安全。(5)“大禹治水”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精神品质: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勇于担当、艰苦奋斗。(6)“钱镠射潮”反映出来的古代浙江人民崇尚的精神品质有哪些 精神品质:勇于挑战、坚持不懈、责任担当、凝聚民心。根据获得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一步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在浙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需要把兴修水利、消除水害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因为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暴雨频繁,容易引发洪涝灾害;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在经济中占有一定比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轻台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用水需求;为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潮”,可以反映出浙江历史上的水利建设重点是什么 从“大禹治水”到“钱镠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