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4.3 课时3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会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2、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在计算和分析中进行熟练运用。 难点: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欧姆定律 数学表达式: 内容: I = __ R U 求电阻 R = __ I U 欧姆定律的变式: U=IR 求电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知识回顾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I=I1=I2=…=In U=U1+U2+…+Un R1 R2 → → → I I1 I2 → → U1 → → U2 U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In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R1 R2 → → → I I1 I2 U1 U2 U 实验:用“伏安法”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实验原理:R=U/I 实验器材:5Ω、10Ω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开关、 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各1个,导线若干. 实验电路图: 新知学习 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中的应用 一 电阻串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大. 定性研究: 理论推导: 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 由于I=I1=I2,所以R=R1+R2. 因为R1、R2是串联的,所以有 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 I = U R — 所以对于R1,则有 I1 = U1 R1 — 所以对于R2,则有 I2 = U2 R2 — 串联电路,则有 将I1、I2、I 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 I = U R — 例1:如图所示,电阻为10 Ω,电源两端电压为6 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0 Ω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0 Ω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典型例题 解:(1)如图所示,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电阻的电流和通过电阻的电流相等,都等于。 电阻两端的电压,两端的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有 例1:如图所示,电阻为10 Ω,电源两端电压为6 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0 Ω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2)同(1)的分析一样,可求得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 例1:如图所示,电阻为10 Ω,电源两端电压为6 V。开关S闭合后,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20 Ω时,通过电阻的电流。 实验电路图: 电阻并联的实质是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要小. 定性研究: 欧姆定律在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二 理论推导: 由于电压相等,故 因为R1、R2是并联的,所以有 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 所以对于R1,则有 I1= U1 R1 — 所以对于R2,则有 I2= U2 R2 — 并联电路,则有 例2.如图所示电阻R1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电阻R2为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多大? (2)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电阻R3为2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 典型例题 例2.如图所示电阻R1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12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电阻R2为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此时电路的总电阻多大? 解:(1)由电路图可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通过R1的电流为 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 电路的总电流为I=I1+I2=1.2A+0.3A=1.5A 电路的总电阻为 (2)同理可求 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 电路的总电流为I=I1'+I2'=1.2A+0.6A=1.8A 例2.如图所示电阻R1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