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教学设计 课题 书画艺术源流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二 核心素养目标 1、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上,能够清晰阐述中国书画艺术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对书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有系统的认识。2、 在书画艺术思想讨论活动中,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书画艺术流派之间的异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3、在参与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时,能够感受到书画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4、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关于浙江书画艺术的研究报告或展示作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书画艺术源远流长。2、浙江的书画艺术。3、浙江的文化之源。4、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5、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教学难点 1、书画艺术思想讨论会。2、我们了解的浙江书画艺术。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8课《书画艺术源流》板书课题。视频导入:《书法的魅力》。导语: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画面。而在中国古代,很多诗人会通过书画来展现他们心中的意境。那么书画艺术是怎样从最初的简单描绘发展到能够表达如此丰富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探索书画艺术源流。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如何了解浙江文化。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信息源浙江的书画艺术书画艺术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物质文明的艺术再现,更是精神追求的深刻体现。因此,欣赏书画作品,领略书风、画风不仅能窥见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更能陶冶情操,促进精神境界的升华。浙江是个书画大省,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万千精品孕育了无数大师。今天,我们欣赏这些艺术珍品的多维表现,读懂蕴含在其中的多元语言,既是对浙江文化的历史透视,也是为走向未来而提升审美、创美能力的必要一课。浙江的文化之源徜徉在浙江书画艺术的长廊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幅幅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精品:(1)潘天寿以画写意山水和花鸟为主,有时也画些人物。(2)黄宾虹的画风在晚年有很大的变化,即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3)黄宾虹说:“我过去有一个时期,多半是师法古人,从书本里学;近三四十年来才师法造化,到各地跑跑。”。(4)潘天寿说:“吾国唐宋以后之绘画,先临仿,次创作,创作中,即所谓师古人之迹以资笔墨之妙是也。PS:具体内容见书P111—P112。二、导学窗从浙江的书画艺术材料中获取的信息1、从上面的阅读材料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1)浙江近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2)他的书画艺术特点 以气势为主,布局、下笔都是大气磅礴。“古人为宾我为主”“用色不避俗而不俗”“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 保持着“以我为主”的独立性。(3)这种艺术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广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4)浙江现代书画艺术的代表人物是:黄宾虹和潘天寿。(5)黄宾虹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山水画。(6)黄宾虹晚年的艺术风格:画面趋黑,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规则到不规则。(7)这种风格的形成原因 黄宾虹师法自然造化。(8)潘天寿最擅长的艺术形式是 写意山水和花鸟,有时也有人物。(9) 潘天寿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布局善于“造险”和“破险”,赋色沉重斑斓,笔墨有金石味,厚朴劲挺、气势雄阔,但在刚健奇崛中又蕴含着秀丽妩媚。“浙江山刚水柔,有雄伟的天台、雁荡和钱江潮,又有美丽清秀的西湖;有高亢的绍剧,也有柔媚缠绵的越剧。在绘画史上有特具风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