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2897

第10课《拒绝毒品,抵制诱惑》课件+教案+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二年级

日期:2024-10-27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19626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自然·社会,摄影,10课,素材,教案,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拒绝毒品,抵制诱惑》教学设计 课题 拒绝毒品,抵制诱惑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人·自然·社会 年级 初二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学习毒品的危害增强自身对毒品的理解,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完成制作任务的意识。2、明确认识毒品的危害,深刻理解毒品对社会危害的现象,做好自己的任务,为自己的实践成果负责。3、通过师生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能够有拒绝毒品的能力。4、知道目前毒品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毒品的迷惑伪装,了解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的侵害。 教学重点 1、了解毒品危害2、学会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 1、分析吸毒者的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教案、导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10课《拒绝毒品,抵制诱惑》板书课题。视频导入:《毒品远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可怕》。导语: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性。 通过观看视频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 讲授新课 一、启思园据2015年3月5日新华网报道,杭州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张某因吸毒进而贩毒在温州被警方抓获。据温州警方介绍,当地派出所根据线索,抓获了一名吸毒人员,经审讯发现,他的毒品是通过联系一名20岁的女大学生购买的。民警通过侦查,很快锁定了张某。张某为温州人,在杭州读大学,当时正在温州实习。警方随即对她展开调查,确认张某和她的男友都有吸贩毒嫌疑。3月2日,警方在张某男友家中将张某抓获,尿检结果为甲基苯丙胺(冰毒)呈阳性。经审讯,张某交代,2014年暑假她因好奇跟着男友第一次吸食了毒品,当年12月再次吸毒后便上了瘾。但由于自己还是学生,没钱购买毒品,而此时男友表示,他熟悉卖毒品的上家,在男友的建议下,她开始了贩毒。目前,张某的男友已被批准逮捕。警方顺藤摸瓜,从该案中抓获了 16名吸贩毒嫌疑人,缴获了部分毒品。警方表示,张某虽然贩毒量不大,但已经触犯了法律,将面临被判刑的后果,这对一个大学生来说,代价非常大。问题:这篇报道给了你什么启示?启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强烈的成瘾性,一旦开始很难戒断。吸毒者的治疗和康复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毒品的危害是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个人的整个人生轨迹。预防吸毒、远离毒品是最明智的选择。二、冲浪带这些年来,明星吸毒已经不再是新闻,且呈现了圈子化、娱乐化的特点。(1)面对别人的质问,吸毒的明星们如何解释他们的吸毒行为呢?他们的解释是因为做明星压力太大,所以吸毒。压力大就吸毒?同学们,你们同意这种说法吗?你的回答:不同意。(2)你能给明星们提一个化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好建议吗?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极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你将如何化解呢?明星可以选择抽出几天时间给自己放松旅游,关闭手机给自己一个个人的空间,不去在意他人的评论,做做运动放松自己。如果我遇到极大的学习压力或者将来工作遇到了工作压力,我会先了解压力来源,再设定合理的目标,时间管理,学会优先级排序,休息与放松,增强身体锻炼,寻求家人朋友支持,培养乐观心态,学习压力管理技巧,考虑寻求专业帮助。总之,面对压力时,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保持身心健康。(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公众人物吸毒的问题?公众人物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表,应该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道德风尚。吸毒行为与他们的身份和形象相悖,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公众人物吸毒行为应该受到严厉谴责。可以作为反面教材,提醒更多的人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通过他们的行为,可以让大家认识到吸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