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如果有人问,20世纪初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那一定是“革命” 第17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0世纪初的一场战争再次将中国陷于死生之地, 也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深感灭国之祸将临。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实行的“新政”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反清革命团体及革命运动的发展。 一、革命的先行者 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 (今中山市) 14岁出国读书,18岁回国学医 1894年,创办兴中会 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拒 1895年,第一次广州起义 1896年,伦敦蒙难,反使其名声大噪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1895年,公车上书 1898年,戊戌变法 康 梁 宗旨: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改良 革命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革命的先行者 二、时代的呐喊 二、时代的呐喊 章炳麟 阅读以下材料,总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时代发出了哪些呐喊?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903年,邹容出版《革命军》,猛力抨击“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替代的选项则是革命,号召以美国为蓝本,建立“中华共和国”。并在文后高呼“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万岁! 呐喊1:革命 呐喊3:共和 满人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满人杀尽。那些贼官若是帮助洋人杀我们,便先把贼官杀尽。‘手执钢刀九十九,杀尽仇人方罢手!’我所最亲爱的同胞,向前去,杀!———陈天华《警世钟》 呐喊2:反清 三、革命的准备 中国同盟会 组织准备 画作:《中国同盟会成立》 时间:1905年 地点:成立于日本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要求。 孙中山三民主义 时代诉求 反清 共和 进步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理论基础 四、革命的火焰 1).萍浏醴起义:同盟会 人物:蔡绍南 刘道一 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光复会 人物:徐锡麟 秋瑾 3).广西镇南关起义:同盟会 人物:孙中山 黄兴 4).黄花岗起义:同盟会 人物:黄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前最惨烈的起义 革命志士的奋斗 失败 辛亥革命的爆发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前前后后》:他们的活动中最成功的有两点:第一,进行长期艰苦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掌握军队,积蓄力量,做好起义前的准备;第二,当革命条件成熟时,不失时机地坚决发动起义,夺取政权。 契机: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 领导:文学社 共进会 主力:湖北新军 辛亥革命的爆发 军队的参与 1)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2)武汉三镇: 3)湖北军政府: 1911年10月11日 黎元洪任都督 4)各省相应: 辛亥革命的开端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全国已有一半的省份宣布独立 武昌 汉阳 汉口 对比分析,中国革命势力主要聚集在? 南方地区 辛亥革命的成果 1).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政府: 首都: 临时大总统: 立法机关: 国号: 南京临时政府 南京 中华民国 孙中山 临时参议院 孙中山归国 孙中山就职 民国纪年换算 民国n年=1912年+n-1 民国 年=已知年份-1912+1 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 北方:清政府 南方:革命党 镇压 推翻 鹿死谁手 五、果实的旁落 袁世凯 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