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4551

专题一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物理(职业模块二 电工电子类)》(部编版)

日期:2025-05-14 科目:物理 类型: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2647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运动,教学设计,物理(职业模块二 电工电子类),编版
    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3.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4. 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为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构成。 1. 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时数为48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主要涉及对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分为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三大类,教学时数为16~32学时。该模块是使学生在学习基础模块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行业的需求,有重点、有选择地进一步学习相关物理知识,培养相关技能。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或相近类别模块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安排教学。 在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中,均设置了一些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体现物理课程贴近生活、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的理念。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该模块是基础模块、职业模块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拓展模块的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建议学时供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2. 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二 电工电子类 专题一 运动和力 单元内容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1. 物体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2. 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了解力矩的概念、力矩的平衡条件,能进行简单计算。知道物体的平衡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演示实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 力矩、力矩的平衡 3.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条件;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知道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演示实验:线速度的方向实践活动:通过观察公路拐弯处路面的倾斜情况及自行车拐弯时的受力情况,分析向心力的来源 匀速圆周运动 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4.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机械振动与共振 了解机械振动,知道其运动的特点,了解描述振动的几个物理量;了解受迫振动和共振的概念,知道共振产生的条件演示实验:单摆的振动、受迫振动、共振 机械波 机械波 了解机械波的产生条件,能区别横波和纵波;了解波长、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