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乡外婆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水乡外婆桥》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合唱歌曲,两段体,4/4、3/4、2/4变拍子。旋律巧妙地运用了江南传统民歌《外婆桥》的素材,又加以丰富和发展,表现的是一幅江南水乡风味及生活情趣的水乡生活场景。歌词由景生情,先通过轻松、清新的歌声再现水乡古村的情景,引出对外婆桥沧桑变迁的感叹,表现了水乡人对故乡亲情的无限流连。 学情分析:随着认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的体验感知和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课堂上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节奏音准把握较好;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 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抒情、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外婆桥》,感受浓郁的江南水乡生活情趣的音乐特点。 2、通过动、听、唱等环节,领略江南音乐风情。 教学重难点:1、注意节拍的变化,能对变换拍子作出准确的反应。 2、演唱时能区别“连音”“跳音”“重音”表情记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看一看 播放江南水乡风光图片和《水乡外婆桥》背景音乐。 师:图片中的风光你见过吗?是哪里?(生回答) 师: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将走进江南水乡,一起去感受水乡孩子的趣味生活,领略江南音乐风情。(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对江南水乡有一个印象,为揭示课题作铺垫。】 二、动一动 (1)首先我们来学习一首童谣(出示课件) (2)请学生试着自己念一念再让个别孩子念给大家听,教师点评 (3)指导学生集体念 (4)我们还可以学水乡孩子一边玩一边念,指导孩子做动作念童谣 【设计意图:边玩边念童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复习附点节奏和休止符号,为歌曲的学习做好铺垫,也为后面的歌表演做好准备。】 三、听一听 1. 初听歌曲 下面让我们再随着歌声去水乡外婆桥上走一遭,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出示课件) 歌曲情绪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能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倾听音乐,激发他们的思考,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简单分析能力。】 2. 复听歌曲,了解变换拍子 (1)变换拍子 请同学们看拍号,跟我们以前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小结:像这种在歌曲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我们称为“变换拍子”,《水乡外婆桥》这首歌曲一共变化了三种节拍四四、四三、四二,请同学们找找歌曲中四三拍和四二拍出现的地方 (2)律动感受变拍子 下面我们就一起模仿水乡孩子划船的样子,用动作来感受一下变换拍子,要求一小节划一次。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不仅能让学生自然准确地感受变换拍子,掌握变拍子的规律,也进一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 四、唱一唱 1.学唱第一乐段 (1)跟琴用“lu”轻声慢速哼唱旋律 (2)强调休止和变换拍子的地方,再次哼唱一遍 (3)唱歌词 (4)认识表情记号 师:请同学们观察乐谱,增添了几种表情记号,你认识吗?”(学生回答) 小结:“▼”跳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 “﹥”重音记号,力度要唱得强一些 听老师示范唱唱两种,一种不带表情记号,一种带表情记号,请学生选择一种确切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两种表情记号,准确地演唱歌曲。】 学生一起练一练有表情术语的乐句 (5)完整练习第一乐段 2.学唱第二乐段 (1)学生跟琴轻声唱 (2)师:第二乐段是歌曲的高潮部分,音比较高,同学们要注意唱的时候身体要坐正,吸气要足,不要太大声,请同学们跟琴再试试。 (3)还有什么唱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吗?学生提出,教师帮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