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9153

31 《醉翁亭记》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5360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醉翁亭记,对比,-2024-2025,中考,语文
    31《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诗词+文言文 (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正义》)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临溪而渔 临:到 B.泉香而酒洌 洌:清 C.选贤与能 与:给予 D.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而前陈者/面山而居 B.宴酣之乐/下车引之 C.不独子其子/其真无马邪 D.力恶其不出于身也/皆以美于徐公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A.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B.苍白的脸色,花白的头发,醉倒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陶醉了。 C.苍白的脸色,花白的头发,萎靡坐在众人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D.苍老的容颜,花白的头发,萎靡坐在众人间,(这)是太守陶醉了。 4.下列有关乙文“大同”的表述,在甲文中没有得到体现的一项是( ) A.社会稳定 B.生活安乐 C.为人诚信 D.关系和睦 【答案】1.C 2.A 3.A 4.C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C.句意: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同“举”,推举; 故选C。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B.助词,的/代词,他; C.代词,他的/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D.介词,从/介词,比; 故选A。 3.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重点词:苍,苍老;颜,容颜;颓然,醉倒的样子;醉,喝醉;……者……也,……是……。 B. “苍颜” “醉”翻译错误。“苍颜”应译为“苍老的容颜”, “醉”应译为“喝醉”; C.“苍颜” “颓然”翻译错误。“苍颜”应译为“苍老的容颜”, “颓然”应译为“醉倒在”; D. “颓然”“醉”翻译错误。 “颓然”应译为“醉倒在”,“醉”应译为“喝醉”; 故选A。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甲文中“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等人民快乐地出游等可知,社会稳定,人们生活安乐,关系和睦; C.甲文写了太守与人民共同出游的快乐,没有体现“为人诚信”的内容;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甲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喝醉了的太守。 乙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