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6982

第3章数据管理3.2设计逻辑结构与建立数据库 教案(表格式)-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人教-中图版2019)

日期:2025-11-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14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图版,人教,信息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同步,教学,高中
  • cover
《信息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教案 课 题 第3章数据管理3.2设计逻辑结构与建立数据库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数据库在数据管理中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掌握从概念模型(E-R图)到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能够将E-R图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 学会使用MySQL等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 理解并掌握MySQL数据库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如数值型、字符串型和日期时间型等。 掌握向数据表中导入和录入数据的方法,确保输入的数据与数据表结构中的数据类型一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际案例和演示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据库学习和应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理解数据库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合法地使用数据库技术。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增强科学有效管理数据的意识。 掌握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包括实体转换、联系转换等。 学会使用MySQL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以及修改和删除数据表。 了解MySQL的数据类型,学会在数据表中输入数据。 教学难点: 理解概念模型与关系模型之间的转换关系,能够将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熟练掌握MySQL数据库的操作,包括创建、修改、删除数据库和数据表。 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并在数据表中输入数据。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向学生介绍数据库的概念、作用,以及逻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详细解释关系模型、关系模式、E-R图转换关系模型的规则。 案例教学法: 使用“学生专业规划”数据库作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将现实世界的信息抽象为数据模型。 通过对世界杯数据和学生信息的示例,讲解实体和联系如何转换为关系模型。 演示法: 在课堂上展示MySQL和Navicat for MySQL等工具的操作界面和过程,演示如何创建和查看数据库、数据表,以及输入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展示如何将E-R图转换为SQL语句,并在MySQL中执行。 练习法: 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让他们尝试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并编写SQL语句来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在Navicat for MySQL或MySQL命令行中输入命令,加深理解。 探究法: 鼓励学生提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据库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鼓励学生自行探索MySQL的其他功能,如数据类型、数据导入导出等。 讨论法: 在讲解和练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就数据库设计的细节和技巧展开讨论。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数据库设计中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促进相互学习和问题解决。 任务驱动法: 给学生布置具体的任务,如设计一个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数据库知识。 课前准备 教学材料准备: 准备本节课的教案和课件,确保课程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准备数据库设计相关的理论材料,如关系模型、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等。 准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例,以便让学生体验数据管理的便利性。 技术环境准备: 确保教室内的计算机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安装好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和Navicat for MySQL等图形化数据库管理工具。 准备好MySQL数据库的示例数据,包括学生、专业、大学等数据表的数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示例与演示材料: 准备概念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的示例,如世界杯数据的E-R图及其对应的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