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7154

第1章网络概述1.1网络与生活 教案(表格式)-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网络基础》(人教-中图版2019)

日期:2025-11-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320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网络,图版,人教,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同步,教学
  • cover
《信息技术-网络基础》教案 课 题 第1章网络概述1.1网络与生活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学习目标 1.1.1 计算机网络及其发展历程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组成要素以及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描述计算机网络从诞生到高速网络阶段的关键特征和技术变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激发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1.1.2 移动互联网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发展及其与传统互联网的关系。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比较不同代际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理解移动互联网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与挑战,培养合理使用移动设备的意识。 1.1.3 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认知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在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基本应用,以及在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娱乐和公共服务中的具体表现。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网络应用案例的能力,理解网络如何改变工作和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信息。 1.1.4 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网络对社会生活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包括促进社会平等、文化融合与增强社会联系,以及可能带来的文化侵蚀、数字鸿沟和社会隔离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网络现象的能力,能够分析网络如何塑造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社区,同时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缩小数字鸿沟的社会责任。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强调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即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遵循通信协议,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计算机网络从诞生到高速网络阶段的四个关键发展阶段,包括每个阶段的特征和技术革新。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介绍中国互联网的起始、全功能连接的实现以及随后的迅猛发展,强调互联网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包括不同代际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以及智能手机如何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 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探讨网络在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基础应用,以及在商务交易、网络娱乐和公共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分析网络如何促进社会平等、文化融合和社会联系,同时也讨论网络可能带来的文化侵蚀、数字鸿沟和社会隔离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学生可能会对计算机网络的技术细节和通信协议感到困惑,需要通过实例和比喻来简化复杂概念。 把握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的内在逻辑:理解每个发展阶段背后的技术进步至关重要,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技术背景知识。 分析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学生需要理解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传统互联网的延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特点和发展路径的新兴领域。 深入理解网络应用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学生需要学会从宏观角度审视网络如何改变社会结构和个人生活方式,这要求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认识网络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学生可能会对网络的双刃剑效应感到矛盾,需要引导他们辩证地看待网络的作用,理解如何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 应对网络文化侵蚀和数字鸿沟的挑战:学生需要意识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以及如何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缩小信息获取的不平等差距。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发展、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