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 (
组卷网,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 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 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1.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 区域,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次探月工程,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 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首次获取月背的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如图为某次嫦娥六号 为躲避陨石坑的一段飞行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③ B点② 点 A点 俯视(影像图) 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研究嫦娥六号着陆过程的技术时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 C.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2024年6月25日14时7分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研究嫦娥六号着陆过程的技术时,研究嫦娥六号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它简化成质点,故B 错误: 第1页/共17页 C.平均速率是指物体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指物体的位移和通过这段位移所 用时间的比值,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路程大小大于由图中O点到B点的位移大小,运动时间相同, 故嫦娥六号由图中O点到B点的平均速率一定大于此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D.嫦娥六号变轨飞向环月轨道的过程中,以嫦娥六号为参考系,月球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观察甲、乙、丙、丁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色光 品A 两分子系统的热能E与 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挡板 甲 丙 A.图甲中,分子间距离由5变化到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 B.图乙中,若只增大弹簧振子的振幅,弹簧振子的周期将变大 C.图丙中,若只增大挡板到屏的距离,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将变小 D.图丁中,若A球先摆动,则B、C球摆动稳定后,运动周期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中,分子间距离由变化到,的过程中,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正功, 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故A错误: B.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2π, 图乙中,若只增大弹簧振子的振幅,弹簧振子的周期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 上入,图丙中,若只增大挡板到屏的距离,L增大,两相邻亮条纹间 距离将变大,故C错误: D.图丁中,若A球先摆动,则B、C球摆动稳定后,B、C都做受迫振动,B、C振动的周期都等于驱动 力的周期,故A、B、C球运动周期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一辆行驶的汽车,突然前方道路上出现了障碍物,驾驶员刹车过程中,下面反映该汽车运动情况的图像 中可能正确的是() 第2页/共17页2023一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联考 物理 (
组卷网,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