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474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演唱 小小少年》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5-04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314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2课,演唱 小小少年
  • cover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唱歌课《小小少年》教学设计 课 题 小小少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音乐课程标准》中“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及“重视音乐实践”的观点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依据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第2点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2.内容分析 一、核心内容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中的一首插曲。歌曲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旋律变化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做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的形式出现,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为丰满,与前面乐句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又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本课内容的前后联系 全套教材相关内容分析表 教材名称二声部演唱歌曲数量歌曲名称一年级上册至二年级 下册0首三年级上册2首《美丽的黄昏》……三年级下册2首《虫儿飞》……四年级上册6首《大家来唱》……四年级下册7首《小小少年》……五年级上册6首《送别》……五年级下册9首《小鸟小鸟》……六年级上册6首《茉莉花》……六年级下册4首《红河谷》…… 从以上全套教材相关内容分析表中可以看出,二声部合唱歌曲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本课歌曲《小小少年》是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演唱的第一首合唱作品。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演唱过将近10首合唱曲目了,积累了一定的合唱经验。《小小少年》这首作品中合唱部分仅有2个乐句,并且在旋律上是以三度和声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已经有了一些合唱经验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练习是可以准确的进行二声部合唱的。 3.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四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他们的音乐课一直是由我来带的,可以说我对这个年级学生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合唱这种演唱形式已经不陌生了,知道合唱时需要两个声部互相合作和倾听,在演唱时部分学生对音准和节奏的掌握能力还是很好的,这部分学生在演唱时通常能够起到带动其他同学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歌谱准确的判断出歌曲的调,并能够基本熟练的运用首调唱名法演唱歌曲曲谱。但是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能力情况和学习意愿,我在上课前向学生发放了针对本节课的调查问卷,我将根据问卷反映出的结果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问卷内容见附页2) 调研目的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调查学生在演唱、识谱以及演奏方面的能力情况,以此作为教 学设计的依据。 调研内容与方式 本次调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学生对调号的理解以及识谱程度,第二是 了解学生在合唱时音准、节奏的稳定情况,第三是学生对合唱歌曲学习方式的意愿以及吹奏口风琴的程度,具体的方法为问卷法。 调研结果与分析 调研结果 四年级5个班的学生全部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各个班级的结果比较相似,以四(3)班为例: 表① 表② 表③ 表④ (二)分析 从调研的最终数据来看,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合唱经验,他们已经知道在合唱时两个声部的合作十分重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要想唱好合唱歌曲,音准与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这反映出随着年级的增高,他们越来越开始关注音乐的本体以及自身音乐能力的提高。 从调研结果表①和表②中,我们可以看出四(3)班35名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