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843

第2课《赛马》 教案2024—2025学年音乐三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5-04-0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17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学年,2012,人音版,上册,三年级,音乐
  • cover
二胡曲《赛马》教案 课题:二胡曲《赛马》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二胡曲《赛马》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六册的聆听内容,由著名作曲家黄海怀创作。这首乐曲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描绘了我国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举行赛马盛会的热闹场面,传递着他们对草原和生活的热爱。乐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犹如一声号令,乐曲以热烈奔放的旋律拉开序幕,强有力的节奏仿佛矫健的骑手冲出起跑线,疾驰而飞,观众的欢呼声也融入其中,展现出一派紧张、热烈的比赛氛围。 第二部分* 旋律变得舒展悠扬,仿佛一曲悠扬的蒙古民歌《红旗》,表达了内蒙古草原上骑手勇敢、豪放的性格。乐曲中运用了不同的演奏技巧,如指拨弦,让音乐充满节奏感,仿佛马蹄声在草原上回响。 第三部分*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将赛马的欢腾场面推向高潮,仿佛将观众带回到比赛现场,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模仿,对音乐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聆听能力,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但他们的音乐视野相对狭窄,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还比较有限。本节课将通过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沉浸在二胡曲《赛马》的旋律中,感受乐曲的情绪变化,理解音乐所描绘的蒙古族人民欢快热闹的赛马场景。 2. 艺术表现:*通过律动、模仿、打击乐等方式,化身为赛马的骑手,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将音乐的画面感呈现在舞台上。 3. 创意实践:*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并根据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文化理解:*认识民族拉弦乐器二胡,了解其独特音色,感受二胡演奏的魅力;同时,了解蒙古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感受其热情奔放、勇敢豪放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认识二胡,感受其音色特点,并体验二胡演奏的魅力。 2. 教学难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并体会速度在乐曲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1. 视听结合:通过观看视频、聆听音乐、观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律动、模仿、表演等方式,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成为课堂的主角。 3. 启发引导: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分析音乐结构,并将音乐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4. 多媒体辅助: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脑、自制打击乐器(塑料瓶盖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 播放草原风光视频,画面中出现广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英姿飒爽的骑手,让学生感受草原的壮阔与美好。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吗? 3.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蒙古族赛马的二胡曲———《赛马》,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热情奔放的民族音乐。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 观看二胡演奏《赛马》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 2. 提问: 音乐一开始是什么样的? 后来音乐又变成了什么样? 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 1. 分段欣赏音乐,并进行提问: 第一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马儿起跑,你追我赶的紧张场面,充满了速度感和力量感) 第二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骑手豪放的性格,草原的辽阔,充满了自由和奔放的气息) 第三部分音乐表现了什么?(赛马达到高潮,欢腾热闹的场面,充满了喜悦和激动的情绪) 2. 介绍二胡的构造,并让学生用自制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3. 引导学生观察乐谱,了解乐曲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