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9752

【2024新教材】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真菌是真核生物(共44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25166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生物,单元,44张,是真,真菌,三节
  • cover
(课件网) 2.3.3 真菌是真核生物 制作者:二一教育 学习导引 情景导入 新知讲授 课堂总结 学业检测 学 习 导 引 1 1.为什么利用酵母菌制作的馒头、面包等面食比较松软 2.从细胞结构看,酵母菌更接近乳酸菌还是根霉 3.酿酒过程中,霉菌起什么作用 学习导引 真菌 菌丝 孢子囊 出芽生殖 关键术语 情 景 导 入 2 北方人喜欢面食,尤其偏爱馒头等发酵面食。将酵母加入温水混匀后,倒入面粉中,和成面团。在适当的温度下,面团会逐渐变得膨大、松软,内部充满小小的空腔,蒸熟后会飘散出清甜的麦香。 新 知 讲 授 3 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 酵母菌和霉菌是生活中常见的真菌。大多数真菌为有分枝的丝状体,少数为单细胞个体。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目的要求 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2.观察青霉、根霉的形态结构。 材料器具 酵母菌培养液,发霉的橘子和面包;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吸水纸,解剖针,培养皿;清水,碘液等。  分组实验 方法步骤 1.观察酵母菌 (1)用滴管吸取酵母菌培养液,滴一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先在低倍镜下找到酵母菌,再转换成高倍镜,观察酵母菌的结构。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可以观察到被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  分组实验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2.观察青霉、根霉 (1)将发霉的橘子和面包移到培养皿中,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根霉的形态和颜色。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菌丝,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再用解剖针将菌丝分散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的结构特点,以及孢子或孢子囊的颜色、着生部位等。  分组实验 孢子 菌丝 孢子囊 菌丝 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与细菌细胞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2.橘子上青霉菌落的边缘与中央的颜色为何不同 3.水果放置久了会发生霉变,有些人将霉变部分切除后食用,你赞成这种做法吗 根据霉菌的特点说出你的理由。  分组实验 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真菌,霉菌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而成的丝状真菌。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真菌的细胞核由核膜包被着,也就是说,真菌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除酵母菌、霉菌外,还有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 菌盖 菌褶 菌褶 菌丝 1 真菌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命活动 真菌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命活动。酵母菌依靠吸收外界环境中的糖类等有机物营腐生生活;青霉、根霉等霉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有机物营腐生生活;有的真菌生活在其他生物体上营寄生生活。 阅读聚焦 真菌如何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从而获得能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将糖类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获得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将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获得能量。霉菌只有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长到一定大小时,细胞表面向外突起,形成芽体。芽体长到一定程度会脱离母体,形成新的个体。这种繁殖方式称为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蘑菇、霉菌等真菌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霉菌菌丝体的断裂片段也可以形成新个体。 发酵 生物学上习惯把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工业生产上则笼统地把一切依靠微生物生命活动而实现的产品生产称为发酵。根据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求情况,发酵可分为厌氧发酵和通风发酵;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则可分为乳酸发酵、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   相关链接 真菌种类繁多,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制作腐乳、馒头和面包,以及酿酒、酿醋等工艺流程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