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20228

北师大版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时 观察的范围 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3534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北师大,第三,单元,2课时,观察,范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 观察物体 第2课时 观察的范围 【教学内容】 课本第34~35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2.从熟悉有趣的生活背景中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空间观 念,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和数学学习的兴 趣。 【重难点】 重点: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难点:体会观察范围与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关系,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背首古诗,这首古诗 的名字叫《登鹳雀楼》。(学生齐背) 师:谁能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释解说:从诗的意思可以看出,诗人在登楼赏景时,登的楼层越高,看得越远,看到的范围越大,说明观察的范围与登楼的高度有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观察的范围。(板书:观察的范围)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第一幅主题图。 师:秋天到了,院子里的桃子都成熟了,一个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真惹人喜欢,桃子熟透了,落得满地都是呢!看,一只淘气的猴子闻到桃子的香味赶来了,可是院墙很高,小猴子看不见院子里的桃子,怎么办呢?小猴子看见院墙外有棵大树,它高兴地向树上爬去。 (1)理解什么是观察点。 师:请同学们看主题图,小猴子一会儿就爬到了A点,往院内看去,我们把A点这个位置叫作观察点,因为小猴子是用眼睛看,所以就是以小猴子的眼睛为观察点。2·1·c·n·j·y (2)探究小猴子在A点的观察范围。 师:小猴子在A点能看到哪些地方呢?谁愿意在主题图上指一 指?学生到讲台前指屏幕上小猴子观察到的地方。 教师指着靠近墙的地方问:这个地方在A点能看到吗?为 什么? 预设:看不到,因为小猴子的视线被墙挡住了。 师:小猴子在A点能观察到多大的范围呢?请同学们用尺子画 一画。 ①.学生画图,教师巡视。 ②.交流画法,再汇报 师小结:我们把小猴子站在点A处时,眼睛和墙的最高 处连一条线,这条线延长后与院内地面相交的点是小猴子能看到墙内 的最近的一点,叫A'点(在图上指出), 这条线以上的部分 都是小猴子能看到的。 (3)探究B、C点的观察范围。 师:小猴子如果想看到更大的范围,应该怎么办 小组内合作探究,小组间交流探究结果。 总结:小猴子应该继续往上爬。 师:小猴子继续往树的高处爬,先爬到了B处,最后爬到了C 处。小猴子在这两处看到的范围分别有多大呢?想一想,画一画,在 课本上标注出来。 师:比一比,在A、B、C点中的哪一点看见的桃子最多? 学生交流后回答。(C点最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活动二。 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第二幅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有一辆小客车在公路上行驶,前方有A、B两座建筑物。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21·世纪*教育网 师:司机能够看到的是建筑物B的哪一部分?你是如何确定的?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发表看法后反馈汇报。 师:如果小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司机所能看到B的部分是如 何变化的? 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司机能看到B的部分的变化情况。 全班汇报:继续向前行驶,看到B的部分会越来越少。 师:小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①.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判断方法。 ②.学生在课本上画一画,找出司机在B点的观察范围。 ③.小组内展示自己画的草图,并说一说自己的意见。 课件演示小客车前进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