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优化设计 教学目标优化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族、鼓、凤”等10个生字,会写“历、敬、度”等9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看图识字、情境朗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对傣族文化和泼水节的兴趣,初步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难点优化 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泼水节的热闹氛围。 难点: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感,理解“难忘”的含义。 教学过程优化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图片,引发好奇: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介绍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并引出1961年的泼水节因周总理的参与而变得特别,从而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标注生字: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标注在课文生字上,然后多读几遍。 2.合作识字,交流方法: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见过、容易认、难记的字及识字小窍门。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生的发音和识字方法。 三、深入识字,巩固提升 生字卡片,认读检验:通过生字卡片、词卡等形式,检验学生的识字效果,重点纠正发音不准的生字。 情境朗读,理解运用:将生字放入句子中,引导学生朗读,感受生字在语境中的意义。如:“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提出问题并尝试在文中找到答案。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重点段落,指导朗读:选取文中描写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同欢度泼水节的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热闹、温馨的氛围。 问题探讨,深化理解: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泼水节?”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自主观察,书写指导 观察字形,讨论难点:学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讨论哪些字难写,哪个笔画需要注意。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重点示范难写字的书写方法,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姿势和笔画。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回顾:回顾本课学习的生字和课文内容,强调周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感。 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三遍。 预习课文,思考周总理为什么能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思路,还注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理解课文、感悟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