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22867

18《刘胡兰》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44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刘胡兰,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刘胡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理解并能运用课文中的新词,如“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等。 2.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品格。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并能准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刘胡兰与敌人的对话部分。 2.深入理解课文,学习刘胡兰的革命精神,并将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包括刘胡兰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学生搜集的刘胡兰资料,包括生平简介、英雄事迹等。 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如简易铡刀模型)。 一、 背景导入,情感铺垫 【开场】 教师(深情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少女,她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的道路。她,就是刘胡兰,一个未满十五岁就英勇就义的革命先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故事,感受那份超越年龄的坚韧与伟大。” 【活动设计】 视频播放: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刘胡兰》纪录片片段,配以沉重的背景音乐,营造庄严而感人的氛围。 情感交流:视频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初步感受,教师适时引导,将学生的情感引向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敬仰与思考。 二、 初识文本,整体把握 【任务布置】 教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读的时候,请特别注意刘胡兰在危急关头的表现,以及那些能够触动你心灵的语句。” 【阅读指导】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圈点勾画,做好批注。 小组讨论:课文哪几部分详细描述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 精读品味,情感共鸣 【深入解读】 重点段落精读:选取课文中最能体现刘胡兰英雄气概的段落,如她面对铡刀时的表现,进行集体朗读和个别指导。 情感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刘胡兰内心的坚定与无畏。 关键词句解析: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并思考这句话对刘胡兰一生的概括是否准确。 【互动环节】 角色扮演:选取课文中的关键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肢体语言和表情变化来展现刘胡兰的英雄形象。 小组讨论:刘胡兰的英雄事迹给了你哪些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她的精神? 四、 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课外拓展】 搜集资料:鼓励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刘胡兰的故事和资料,了解她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等,进一步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知。 写作练习: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观点明确。 【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刘胡兰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她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与忠诚。让我们铭记这位英雄的名字,学习她的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 作业布置 1. 完成一篇关于刘胡兰的读后感或观后感,不少于300字。 2. 搜集并整理关于刘胡兰的其他故事或资料,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情感交流、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对刘胡兰英雄事迹的学习和理解。同时,通过课外拓展和写作练习等环节,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