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我的人际“气泡”———人际边界主题心理课 我的人际“气泡” 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生现实的心理需求。 课体关系理论认为:“关系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临床心理学家Ryan Howes认为在建立健康的个人边界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让我们感觉舒服,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害怕;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希望被怎样对待。在这几点上越是清晰,我们会越是知道该如何建立个人边界。相反,如果对于自己的偏好都是模糊的,我们很容易会被带着走,而这时我们会感到自己只能一直迁就对方,变成讨好型人格的人,并且自己也会感觉不舒服,觉得很后悔自己没有办法拒绝对方。 人际气泡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周围都存在一个看不见的“气泡”,它象征着专属于你的“领域”,如果你的“气泡”范围内没有其他人的侵犯,就会感觉到安全,反之就会让人感觉到不舒服,甚至是生气。“气泡”其实就是代表着我们的边界,并且可以将我们的边界分为:生理边界、地理边界、心理边界三类。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际气泡理论,了解人际界限的三个层次,引导学生要树立“界限意识”。 2、帮助学生感受当自我边界收到侵犯时的感受。 3、帮助学生掌握维护自我边界的方法。 教学对象:初中生 教学过程 “泡泡”大战 1.呼啦圈挑战赛 游戏规则: 1. 准备一个呼啦圈(或者画一个圆圈),随机挑选两位同性同学进入呼啦圈内,对视一分钟。 2. 随机挑选两位同性异性进入呼啦圈内,对视一分钟。 3. 挑选两位关系比较好的同学,进入呼啦圈内,对视一分钟。 思考:1.分别采访三组同学,分别有什么感受。 2.为什么三组同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需要根据关系的远近,来建立适当的身体边界,当与他人距离过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自然、有压迫感。 小结:因此我们在平时与他人交往的时候,需要注意我们之间的距离。就像在电梯里,如果太拥挤的话也会让我们感觉不舒服。 2.“当然啦”挑战赛 游戏规则: 邀请两位学生进行挑战,一方向另外一方提出攻破边界的问题,另外一位学生只能回答“当然啦”!双方轮流攻击,直到一方无法接受,游戏结束。 思考: 1. 采访两位同学,在刚刚的游戏中,面对所有的提问你真的“当然啦”吗? 2. 大家可能看到刚才的两位同学,在回答某些“当然啦”的时候存在犹豫,那为什么还是会继续说“当然啦” 3. 当你内心不愿意,但是还是强忍着同意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当自己的心理边界以及地理被侵犯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那种被入侵边界,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只能被迫接受的感受。 4.人际“气泡”理论及人际界限三层次 导入人际“气泡”理论,“气泡”代表着我们每个人的边界感。同时我们的人际边界有三个不同的层次。 小结:老师认为人际关系中的界限有三层:地理界限、身体界限和心理界限。第一层是地理界限,是你在地理空间中的归属感,例如,这是你的书,那是你的桌子。一般越过地理界限的行为,会让你感到财产侵犯。第二层是身体界限,也就是让你感到安全的行为距离。一旦越过这个界限,你就会感到安全侵犯。第三层是心理界限,越过这一层,你会感到隐私被侵犯。 表达“泡泡” 1.刮刮乐 游戏规则:在刮刮乐中有着爱心、炸弹、小朋友三个图标,随机进行抽选,当刮到爱心的时候分享你认为人际交往当中侵犯你的心理边界的例子;当刮到小朋友的时候,分享你认为人际交往中侵犯你的身体边界的例子;当刮到炸弹的时候分享你地理界限被侵犯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同学们对心理界限、生理界限以及地理界限的概念更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