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33845

三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说课稿曹冲称象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287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课稿,曹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说课稿曹冲称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冲称象》。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1.说课标: 曹冲称象是我国经典的历史故事,也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2022版课标中,以此为主题式学习名称,属于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课标对该主题的学业和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遵循为理解而学,为学科而学的理念,以真实问题为载体,让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强化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2.说主题: 本次主题学习的内容属于度量范畴,整合语文、科学等学科内容。借助“曹冲称象”初步建立等量代换的表征,通过掂、估、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明确“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做单位,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感受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量感,发展数学思维。本节课依托质量单位这一核心概念对曹冲称象的主题活动进行学习,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原理,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基于大单元视角,我将本次主题活动分为5课时进行研究,一起来称象作为本课时的研究内容。 3.说学情: 在研读课标及教材的同时,我认真分析学情: (已有知识基础)1.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物体轻重的问题,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了重力与浮力的关系。 2.学习了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在科学课上认识了测量工具天平,能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课学习。 问题:1.然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可视,相较而言更加抽象。 2.对于称象的原理,也很难从数学的角度加以解析,用语言你说明船所起到“等量代换”的作用。 4.说目标及重难点: 我以数学为本位,结合主题活动的特点,融合语文、科学学科,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数学:1、通过梳理曹冲称象的步骤,理解基本原理,感悟等量代换的思想。 2、在模拟“曹冲称象”的实验中,体验度量过程和方法,尝试运用等量代换进行推理计算,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学习曹冲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学习品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合作意识。 科学:科学课学习了正确使用天平,为本主题活动模拟实验积累了经验。 语文:二年级语文课文《曹冲称象》的学习为本主题活动模拟实验提供了方法的支撑。 基于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针对具体问题与他人合作制定并实施称重的实践方案,感知误差的合理存在,感悟等量的概念。 难点:掌握理解曹冲称象的基本原理,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 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模拟称象的实验与无称测量教学环节,突出重点。通过深度挖掘“称象”的过程,将数学知识与称重实验紧密联系起来,突破难点。 5.说资源: 为了支持学生开展本课时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让学生了解“曹冲称象”的故事,能运用其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等量代换的任务问题支架,借助文本、动画展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同时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进行模拟实验的资源路径支架,引导学生将曹冲称象中的数学思想用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的思维优化支架。 6.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曹冲称象”的基本原理是等量的等量相等,学生在活动中要理解并尝试运用这一原理进行推理,知道常见的数量关系“总量等于各分量之和”,学习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这些“原理”在小学阶段很难让学生脱离具体情境进行抽象理解,需要借助真实情境,在操作活动中进行“亲身体验”,这也是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