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37668

西师大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唱歌 童话香巴拉 教案

日期:2025-11-1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87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师大,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
  • cover
【教案】小学音乐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唱歌《童话香巴拉》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演唱歌曲《童话香巴拉》,表达歌曲中对美好家园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 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装饰音。 -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用恰当的声音和表情进行演唱。 2. 教学难点 -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音准和气息控制。 - 把握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一段关于藏族风情的视频,展示藏族的美丽风光、独特建筑、传统服饰和民俗活动。 -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 2. 观看结束后,提问学生对藏族的印象和感受。 - 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童话香巴拉》。 (二)歌曲欣赏 1. 播放歌曲《童话香巴拉》的音频,让学生初次聆听,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情绪。 - 请同学们安静地聆听这首歌曲,感受它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受,如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 听完这首歌,你觉得它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三)歌曲分析 1. 展示歌曲的乐谱,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 - 我们来看一看这首歌的乐谱,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 - 注意这里的节奏,有切分音,我们来打一下节拍。 2. 重点讲解歌曲中的切分音、装饰音以及高音部分,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音乐元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 切分音让歌曲的节奏更有动感,大家试着唱一唱。 - 这个装饰音要唱得轻巧、灵活。 - 高音部分要注意气息的支持,保持声音的稳定。 (四)学唱歌曲 1. 教师范唱,学生轻声跟唱。 - 老师先来唱一遍,同学们小声跟着哼唱。 2. 逐句教唱歌曲,纠正学生的音准、节奏和发声方法。 - 这一句的音准要注意,我们再来唱一遍。 - 节奏要唱得准确,大家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 - 唱歌时要保持良好的发声姿势,喉咙放松。 3. 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 现在同学们自己完整地唱一遍,老师听听哪里还需要改进。 - 这部分唱得很有感情,继续保持。 (五)歌曲处理 1.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讨论如何通过声音和表情来表现歌曲。 - 同学们想一想,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 - 比如欢快的部分可以唱得更明亮、活泼。 2. 加入适当的动作和表情,让学生更生动地演唱歌曲。 - 唱到这一句时,我们可以加上一个微笑的表情。 - 大家可以随着歌曲的节奏轻轻摆动身体。 (六)拓展与延伸 1. 介绍藏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如独特的乐器、舞蹈等。 - 藏族音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还有很多独特的乐器,像扎木聂。 - 藏族的舞蹈也非常优美,动作豪放大气。 2. 让学生欣赏一段藏族舞蹈,鼓励学生模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 现在我们来欣赏一段藏族舞蹈,大家可以试着模仿一下动作。 (七)课堂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重点和难点。 - 今天我们学习了《童话香巴拉》这首歌曲,掌握了它的节奏、旋律和演唱方法。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同学们在这节课上表现得都很棒,希望大家回去后继续练习,唱得更加动听。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藏族风格的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验,但在高音部分的演唱和情感表达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更多的音乐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