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 一、课时:1课时 二、教材分析: 《维也纳的音乐钟》选自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该组曲是根据柯达伊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改编而成,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五个充满童趣的故事,为孩子们展现了音乐的奇妙与魅力。其中,《维也纳的音乐钟》讲述了故事主人公哈里从战场归来,被公主邀请到维也纳王宫做客,人们欢呼欢迎他的场景。整首乐曲以活泼欢快的旋律为主,并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展现出哈里吹牛的场景,充满了幽默风趣的色彩。 音乐的结构属于回旋曲式,主题旋律共出现四次,每次重复一遍,中间穿插不同的插部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又相互呼应,使整首乐曲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这种结构形式的运用,不仅使音乐具有了生动的表现力,也为学生理解音乐形式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初步感知音乐的情绪和节奏,并能进行简单的音乐模仿活动。但对音乐曲式结构和乐器辨识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故事和人物形象充满好奇,乐于参与课堂互动,并愿意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 感受音乐的情绪变化,体验维也纳的欢快气氛,并初步理解回旋曲式结构。 辨别主题音乐和插部音乐,感受音乐的结构变化,并体会音乐所营造的幽默风趣的氛围。 2.艺术表现: 通过演唱、绘画、模仿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并尝试为主题音乐配上简单的伴奏。 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展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创意实践: 尝试根据音乐内容进行想象和创作,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通过音乐创作,体验音乐创作的过程,并激发他们的音乐创作兴趣。 4.文化理解: 初步了解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以及音乐家柯达伊,感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通过对音乐背景的了解,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增强对音乐文化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主题音乐的旋律特点,并能辨认主题音乐。 了解回旋曲式结构,并能够通过音乐结构的分析,理解音乐内容。 2.教学难点: 听辨和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并尝试用不同的乐器进行简单的演奏。 对音乐内容进行想象和创作,并用绘画、表演等形式展现自己的创意。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音乐的奥秘。 互动式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游戏教学:将音乐学习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音乐片段、图片、动画等) 钢琴 音乐钟图片 主题旋律图形谱 乐器图片 学生乐器(如:铃鼓、三角铁、响板等)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充满音乐的地方,那里有美丽的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播放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说出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例如:这首音乐听起来很开心,让人感觉很轻松愉快。 老师:这首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了欢乐和轻松,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充满音乐和欢乐的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城市吗? 2.介绍维也纳这座音乐之都,并播放一段维也纳音乐会片段,激发学生对维也纳的向往。 老师:没错,就是美丽的维也纳!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它拥有悠久的音乐历史,孕育了无数伟大的音乐家。你们想不想感受一下维也纳的音乐氛围? 播放一段维也纳音乐会片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