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腊八粥 2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体验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在腊八那一天,老北京家家户户要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制腊八粥,那犹如一个“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的腊八粥有没有引起你的兴趣呢?在你的印象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 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第一课时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沈从文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有中国“乡土文学之父”的美誉。 作者介绍 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我国喝腊八粥的传统习俗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腊八粥在不同地区选用的食材有所不同,但均十分丰富,基本上都包括谷类、豆类和各种干果,寓意着“合聚万物、调和千灵”。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保养脾胃的养生佳品。 腊八节 我会读 唾沫 沸腾 嘟囔 筷子 搅和 资格 可靠 罢了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甜腻腻 tuò nang kuài jiǎo zhǒng gāng nú nì cāi 湘西地区对男孩子的称呼 孥孥 fèi huo 腊 粥 咽 匙 là zhōu nì yàn chí 腻 jiǎo 搅 chóu 稠 熬 褐 缸 脏 肿 áo hè ɡānɡ zānɡ zhǒng 学写字 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结构,把字写美观。 kuài 染 思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讲了腊八这天,妈妈在灶台熬制腊八粥,八儿在经历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和家人一起心满意足地喝到了粥。 互动课堂 人人爱粥(第1自然段) 等粥喝粥(第2—19自然段) 腊八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些部分的内容?分别在第几段落? 初读课文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腊八粥的? 人人爱粥 排比 以点带面,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喜爱。 使腊八粥有生命力 1 拟人 叠词:“甜甜”“腻腻”“糊糊涂涂”表现出腊八粥黏稠、甜腻的特点,使描写更有韵味、富有童趣。“大碗大碗”描绘出人们吃粥时狼吞虎咽的情形,表现出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 反问 侧面烘托 直接描写 视觉 嗅觉 味觉 为什么作者在开篇要介绍腊八粥的原料和煮在锅里的状态? 内容上,表现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以及人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详 略 等粥 喝粥 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 默读“等粥”部分的内容(第2—1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哪些场景? 盼粥(第2—8自然段) 分粥(第9—12自然段) 等粥 猜粥(第13自然段) 看粥(第14—17自然段) 人人爱粥 等粥喝粥 腊八粥 等粥 喝粥 盼粥 分粥 猜粥 看粥 文章脉络 盼粥 自由朗读课文第2—8自然段,圈画描写八儿语言、动作、心理和神态的语句,并作简单批注。体会八儿盼粥的心情。 2 兴奋、急切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娇憨 急切 神态描写 迫不及待 语言、神态描写 4 他不是真的饿了,而是在赌气撒娇,表现出八儿的天真可爱、狡黠 5 6 7 8 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八儿和妈妈的对话,体会八儿急切的心情。 4 5 6 7 分粥 自由朗读课文第9—12自然段,关注八儿的语言,思考:八儿这么说的目的是什么? 9 10 11 自己想多吃,又不忘表示自己“善解人意”。 “得寸进尺”,狡黠、天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