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53601

9《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9-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90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八年级下册集体备课定稿 课题 《桃花源记》第1课时 主备人 教学对象 集备 时间 记录人 集备参与人 一、内容分析 个性化设计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晚期作品,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访问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作者目睹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但又无力抗争,只好寄希望于构设理想。王荣生教授认为,文言文阅读的要点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落在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上。至于《桃花源记》,在对首尾错位、文质错位和虚实错位的剖析中,我们得以梳理文章曲折的叙事、朴素的理想和深远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桃花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3. 讲解与点拨相结合法: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采用讲解与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课文。 4. 个性化阅读法: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从不同角度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含确定依据)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常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称作什么呀? 预设:世外桃源。 师: 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有关桃花的诗句: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二、出示目标,学生齐读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体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桃花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齐读 三、预学展示,字词积累 1.了解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长于诗文辞赋,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了解背景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当时统治阶级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民不聊生。长期处于战乱的环境中,中年以后又长期隐居农村,陶渊明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着切身的体会。于是,他以当时一些避乱事实和传说为素材,创作了《桃花源记》,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3.文体知识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 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 阐述某些观点。类别碑记刻在石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