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 天气与动植物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课例研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03 04 06 说 课 过 程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08 教学过程 02 课标分析 01 教学资源 07 教学重难点 05 课标分析 1 本单元属于核心概念中的“地球系统”这一概念,对应的内容要求是“10.1天气和气候。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7课《多样的天气》、第8课《天气与生活》、第9课《动植物与天气》):14.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技术与工程领域(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16.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16.3工程和技术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体会生活中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认识常见工具,了解其功能。 教材分析 2 教材分析 《天气与动植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二年级下册《认识天气》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课是学生对日常的天气现象比较熟悉的情况下,对恶劣的天气给人们生活会带来危害有一定了解。但是不同的天气对动植物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学生们还了解不深。所以本课选取“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认识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感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不同的动植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引导初步认识天气对动植物有影响。 活动二:天气变化对动物的影响。 通过对比各种动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知道天气对动物的生存有影响。 活动过程: 活动一:天气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通过观察不同植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知道天气对植物的生存有影响。 活动三:搜集证据,实验探究 通过多种实验和观察,探究动物在不同天气下的反应。 拓展活动: 应对天气变化,我们怎样保护动植物?引导学生保护动植物资源,珍爱生命。 探究技能:为了证明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影响,找到猴子等动物在不同天气中的活动实例,就是在搜集证据。 学情分析 3 生活经验 01 知识经验 02 学习困难 03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动植物在不同的天气下的表现有了初步的感性认知。 经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多种天气及与生活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观察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并能进行简单地观察与思考。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会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并观察动植物的反应,学会做简单的记录,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4 科学知识 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科学观念 科学态度 科学思维 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动植物在不同天气下的表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态度 探究实践 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拟天气,观察动植物的反映,并做简单的记录。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态度责任 在观察中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树立关爱生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5 教学重难点: 观察并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拟天气,观察动植物的反映,并做简单的记录。 教学准备 6 学生准备 课前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喷壶、蜗牛、塑料箱、小石子等物品,完成课前预学单。 课前预学单 植物受天气影响的例子 动物受天气影响的例子 1 2 3 教师准备 一些课件、图片、视频、课中共学单等。 课中共学单(下雨天对蜗牛的影响) (在相应选项上圈起来) 喷水量 小石子干湿度 蜗牛的反应 无 少 多 干燥 湿度小 湿度大 不活动 轻微活动 活跃 无 少 多 干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