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一年级下 《小宝宝睡着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3、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探索感知模仿,体验音强弱。 教材分析:《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定的意境。 2、用柔和的、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师生音乐问候 ( 指导连贯唱 ) 二、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外面的天气怎么样? a、(今天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那今晚一定有个繁星闪闪的夜空。 b、(今天是阴雨天。)明天天气就会转晴了,等晴朗的白天过去之后,我们就会迎来一个繁星闪闪的美丽夜空了。 师:那晚上除开数不清的星星在天空闪烁,还有什么呀?(月亮) 师:非常好,那你们喜不喜这美丽的夜空、静静的夜啊? (生答) 2、师:来,我们一起去欣赏和感受一下这美丽、宁静的夜吧! 出示“夜晚”和《小宝宝睡着了》的伴奏音乐律动,并跟着音乐哼唱。 3、师:猜猜看,这么晚了,是谁准备跟着这轻柔、动听的旋律歌唱呀?又是要唱给谁听的呢? 师:对,这是妈妈哄小宝宝入睡时的摇篮曲,它有非常好听的名字———板书:《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为什么听着这首歌就会睡着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了解了解。 二、初听体验 1、初听歌曲,感受歌声魔力 师:妈妈是用什么魔力使小宝宝这么快就入睡了呢?现在请仔细听听宝宝妈妈唱的这支歌,看看从中你能感受到妈妈有什么魔力? (师放录音《小宝宝睡着了》,指导生用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 2、再听曲歌,对比感受魔力 a、师:妈妈唱得歌真好听!听完妈妈唱的,老师也想来表现一下了,大家再听听,看看老师有没有这种魔力。 (师以“欢快”的调子唱,让学生评议) b、师:大家说说,我的歌声有魔力吗?小宝宝睡着了吗?为什么睡不着?那应该怎么来唱? 生:声音大,太开心了,小宝宝会很高兴,很难入睡.(点2人) 应该用比较慢一点的速度,轻一点的声音来唱这首歌。 c、师:哦,那现在大家来说说,妈妈的歌声之所以有魔力,是因为她唱得:慢,甜美,美丽,温柔,平稳,连贯…… d、评价:你们可真是小发现家!听得仔细,说得也很清楚。表扬大家! 【设计意图】本环节使学生在聆听中发现旋律特点,着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熟悉歌曲旋律做准备,表现歌曲声音的轻柔(弱)来做铺垫练习。 3、动作感受摇篮曲的摇荡感 a、师:除了妈妈富有魔力的歌声,还有一样东西,宝宝睡觉时很喜欢,是什么呀?(摇篮) 师:是的,小宝宝的摇篮我们从小大多都用过,那用我们的双手可以怎样摆成一个摇篮呢?(生摆,师指导,双手胸前成椭圆状) B、师:摇篮是怎么摆动的?(模仿摇篮左右摆动) 怎样摇可以让宝宝感到舒服呢? 使劲摇行吗?为什么呢 (宝宝会头晕的、会哭的) 师:那应该怎么样做呢?你来摇一摇。你再试试!(点2人) 是的,我们要慢慢地、轻轻地摇,这样才舒服。如果能边摇边用“嗯”给小宝宝哼唱一首摇篮曲,那小宝宝就更喜欢了! 我们一起试试!(生边摇边哼唱) 评价:同学们摇得都很舒服,小宝宝肯定想躺在你们的摇篮里。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学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到摇篮曲的特点,让他们身心投入到摇篮曲的学习,使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