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认识音乐符号--反复跳越记号。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中鹅的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谜底———鹅)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走路摆架子,说话伸脖子。” 2、学生说出谜底。 3、我们在一年级学过与鹅有关系的一首古诗是什么? 板书课题:咏鹅 二、诗歌朗诵 1、学生朗诵《咏鹅》古诗。 2、师范读 3、学生跟着音乐带上动作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学唱歌曲《咏鹅》 同学们,这首诗不但读起来非常美,唱起来也很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咏鹅》。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范唱。 2、学生随琴声轻声哼唱。 3、认识音符的唱名do,mi,sol 4、学生打节拍来演唱这首歌曲。 5、跟伴奏试唱。 6、学生打乐曲来演唱歌曲。 创编学习 1、请一位学生到上面演唱,几位学生上台打乐器。 2、学生齐唱歌曲并打的乐器。 3、分组来打的乐器来演唱这首歌曲。 五、认识乐器 1、蛙鸣筒 X X | X XX | 2、舞板 X XX | X X | 3、碰铃 X - | X - | 六、分组打乐器来演唱这首歌曲。 七、认识音乐符号--反复跳越记号。 八、总结 师把这节的学的内容说一说。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当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而努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所以,本学年我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古诗、绘画、舞蹈、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我所教授的唱歌、欣赏等只是音乐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在唱歌教学中我选择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并积累一定数目的乐曲。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