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理 沪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 探究探究欧姆定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新课引入 导线多是用铜做的,特别重要的电器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铁也是导体,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很少用它来做导线呢? 课堂小实验 铁丝 铜丝 铁丝 铜丝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先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铁丝的电流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呢 新课讲授 知识点 一 什么是导体的电阻 1.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用字母R 表示。 2. 单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1)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kΩ(千欧)和MΩ(兆欧)。 (2)换算关系:1 kΩ=1 000 Ω,1 MΩ=1 000 kΩ。 3. 电阻器: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简称为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是 。 典例 生活中的电阻 我国家庭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名称(规格) 电 阻R/Ω 白炽电灯(25 W/220 V) 1 936 白炽电灯(40 W/220 V) 1 210 白炽电灯(100 W/220 V) 482 电熨斗(750 W/220 V) 64.5 实验用小灯泡(3~6 V) 5~50 知识点 二 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 (1)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每个因素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2)通过回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判断导体的电阻大小,运用了转换法。 电阻 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温度 实验装置 AB、CD 是两根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导线,AB、CD粗细(横截面积)不同但长短相同;AB、EF长短和粗细都相同,但所用材料不同。 实验过程与分析 过程: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让鳄夹在A、B之间移动,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材料、横截 面积相同,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分析: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材料、长度 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实验过程与分析 过程:分别将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导线 AB、CD 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分析: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实验过程与分析 过程:分分别将长度、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导线 AB、EF 接入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 信息窗 几种长1 m、横截面积1 mm2的导体材料在20 ℃时的电阻 材料 电阻R/Ω 材料 电阻R/Ω 银 0.016 铝 0.027 铜 0.017 铁 0.096 思考:为什么不用铁做电线 分析:导体的电阻还与导 体温度有关。 实验过程与分析 过程:将废旧白炽灯泡中的钨丝小心取出,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信息窗 导体的电阻与其温度 白炽灯不工作时(灯泡处于常温)的电阻为几十欧,而白炽灯发光时,其电阻就有几百、几千欧。在常温下,常见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因此,在初中阶段,若无特别说明均不考虑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典例 4. 实验结论 (1)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_____,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_____。 (2)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_____,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_____。 (3)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_____。 (4)导体电阻的大小还与导体的_____有关。 有关 越大 有关 越小 有关 温度 课堂小实验 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 照图连接电路。使铅笔芯一端的夹子固定,移动另一端的夹子,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小灯泡的亮度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知识点 三 变阻器 1. 概念: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2. 滑动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