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3课时) 章节 课时 内容 活动 第一节 地球仪 第1课时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 3.经纬线和经纬度 4.经纬网定位 讨论: 1.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2.如何识别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分布和变化特点? 第二节 地图 第2课时 1.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地图的类型与应用 3.地形图的判断 讨论: 如何理解地图要素和选择运用地图? 第三节 地理实践 第3课时 1.地理实验 2.社会调查 3.野外考察 讨论: 如何设计简单方案并开展地理实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粤民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单元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单元是初中学生开始学习地理,单元设置以地理工具和地理实践为核心,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地理,为后面学习各个区域地理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第一部分是学习地球仪,地球仪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本节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以及空间感的好素材,本节也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第二部分是学习地图,地图是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课时,主要包括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类型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教材结构合情合理,由浅入深,说明了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以及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常见的山体各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在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教材设计思路重在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学习地图知识,学生从阅读平面地图过渡到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地势,形成空间概念,达到较高的能力要求。 第三部分是学习地理实践,地理实践能力是指人们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察是地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适当的地理实践活动方式,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并在活动中做到知行合一、乐学善学、不畏困难。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 1.本单元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2.本单元教学资源有互联网、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本单元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经纬网的综合判读。 2.五种陆地基本地形类型的基本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鞍部、坡的陡缓、陡崖、山谷和山脊。 3.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 1.利用经纬网判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及相对方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3.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利用模拟、虚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验。 2022新课标要求 1.地理工具 (1)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 ·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 ·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 (2)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