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冀教版 数学 九年级 上 第 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理解权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 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 难点 重点 问题引入 假期里,小红和小惠结伴去买菜,三次购买的西红柿价格和数量如下表: 从平均价格看,谁买的西红柿要便宜些?思考小亮和小明的下列说法,你认为他俩谁说的对?为什么? 单价/(元/千克) 4 3 2 合计 小红购买的数量/kg 1 2 3 6 小惠购买的数量/kg 2 2 2 6 小亮的说法 每次购买单价相同,购买总量也相同,平均价格应该也一样,都是 (4+3+2)÷3=3(元/千克) 小明的说法 购买的总量虽然相同,但小红花了16元,小惠花了18元,所以平均价格不一样,小红买的西红柿要便宜些. 知识点 加权平均数、权重 例 1 某学校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规定体育科目学期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平时表现(早操、课外体育活动)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3:2:5计入学期总成绩.甲、乙两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下: 分别计算甲、乙的学期总成绩. 例题解析 学生 平时表现/分 期中考试/分 期末考试/分 甲 95 90 85 乙 80 95 88 解:三项成绩按3:2:5的比例确定,就是分别用3,2,5作为三项成绩的权,用加权平均数作为学期总成绩. 甲的学期总成绩为 乙的学期总成绩为 归纳总结 1.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2.权的三种表现形式 (1)各数据出现的次数(个数)的形式; (2)比例的形式; (3)百分数的形式. 随堂演练 1.某校健美操队共有10名队员,统计队员的年龄情况,结果如下: 13岁3人,14岁5人,15岁2人.该健美操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为 ( ) A.14.2岁 B.14.1岁 C.13.9岁 D.13.7岁 C 2. 小王参加某企业招聘测试,他的笔试、面试、技能操作得分分别为85分,80分,90分,若依次按照2∶3∶5的比例确定成绩,则小王的成绩是( ) A.255分 B.84分 C.84.5分 D.86分 D 3.某种蔬菜按品质分成三个等级销售, 销售情况如下表: 则售出蔬菜的平均单价为_____. 等级 单价(元/kg) 销售量(kg) 一等 5.0 20 二等 4.5 40 三等 4.0 40 4.4元/kg 4. 甲、乙、丙三种饼干售价分别为3元、4元、5元,若将甲种10斤、乙种8斤、丙种7斤混到一起,则售价应该定为每斤( ) A.3.88元 B.4.3元 C.8.7元 D.8.8元 A 1.某商场招聘员工一名,现有甲、乙两人竞聘.通过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三项测试,他们各自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若商场需要招聘负责将商品拆装上架的人员,对计算机、语言和商品知识分别赋权2,3,5,计算这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若商场需要招聘电脑收银员,计算机、语言、商品知识成绩分别占50%, 30%,20%,计算这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应试者 计算机 语言 商品知识 甲 70 50 80 乙 50 60 85 拓展提升 解:(1)甲的平均成绩:=69(分), 乙的平均成绩:=70.5(分), 因为70.5>69,所以商场应该录取乙. (2)甲的平均成绩:70×50%+50×30%+80×20%=66(分), 乙的平均成绩:50×50%+60×30%+85×20%=60(分), 因为66>60,所以商场应该录取甲. 课堂小结 数据的权能反映数据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的三种表现形式: (1)各数据出现的次数(个数)的形式; (2)比例的形式; (3)百分数的形式.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