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87976

7.1 走进分子世界 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4次 大小:594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走进,分子,世界,学案,答案,苏科版
  • cover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由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体会科学家研究物质结构的思想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推测,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3.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认识扩散现象,能推测出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 4.知道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了解纳米科技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5.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简单的宏观热现象。 重点:分子概念;分子运动及相互作用理论形成 难点:分子模型的建立 学法:实验、讨论、观察、归纳 教法:演示、分析、指导、总结 器材:素描炭笔、高锰酸钾颗粒、试管、水、红墨水、酒精、醋、酱油、分子引力演示器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航 1.人们是如何探究物质结构的?书中所提的分子模型中,哪种更合理,简单说明一下理由? 2.你知道“扩散现象”吗?从字面去理解,或从网上查阅一下,这一现象是用于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还是为了验证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 3.试计算一下1cm3的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假设水分子的排列是紧密的) 二、合作学习与展示交流 (一)分子模型的建立 1.素描炭笔在纸上画出的线 问题1:从宏观角度观察,这条线是个整体吗?中间是否存在断点或不连续现象? 问题2:使用放大镜再次仔细观察,讨论问题1,你认为可以否定哪种分子模型? 2.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 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问题2:有同学认为:可以明显得看得出,固体是由颗粒组成,而变成液体后则就不是了,你认为呢?请讨论! 3.演示图7—1的实验现象 问题1: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问题2:通过这一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分子模型应当是哪一个?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认为物质是由 组成,它们之间是存在 的。 5.科学家对分子的概念是如何描述的?这个定义中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6.阅读P25上半篇内容。结合“预习导航”第3题,你知道分子的有哪些特点吗? (二)分子的运动 1.演示图7—4、图7—6的实验 猜想:分子会运动吗? 讨论1:如果分子不运动?这些现象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讨论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举出类似图7—5的实例来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吗? 讨论3:盘中的佳肴在锅中很快被渗入了盐分,而很多腌制品则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被渗入盐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扩散现象 图片说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大,所以在实验中,我们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方,而盛有空气的瓶子放在上方(思考一下为什么?),抽去中间的隔板,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内均充满有色的二氧化氮所体。这一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扩散现象,并且在液体、固体中都能发生。它有力的证明了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三)分子间的的相互作用 1.阅读P26中两位同学的对话,并进行图7—7的实验操作: (需要注意,在操作之前,要用刀片将两个粘贴面切割光滑) 问题1:是什么原因使得紧密相压的铅块粘合的呢? 问题2: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呢? 问题3:为什么分子间存在吸引力,而有些物体却不容易被压缩呢? 问题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包含几方面? 2.通读P27的内容,你能用分子模型来解释气体为何能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容易被压缩的道理吗? 3.了解纳米材料,说一说纳米材料的特点。 三、训练巩固 完成“WWW”的内容,并交流解题感受。 四、检测评估 1.科学家常根据观察到的 ,提出一些 ,进而通过收集 来进行验证。 2.我们把能保持 的最小微粒叫分子。 3.分子直径通常的数量级是 m,分子间存在 和 。 4.固体分子的排列是 的,因此,固体有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