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0808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日期:2025-10-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4131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任务,学习,教案,开课,教学设计
  • cover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主题 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购物情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3.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评价任务】 1.过程性评价 ①认识小面额人名币(检验目标1、2、3) ②自主探索购物过程。(检验目标1、2) ③巩固运用,归纳总结(检验目标1、2、3) 2.检测性评价 ①练一练 第1题 。(检验目标1的达成情况) ②练一练 第2题(检验目标2的达成情况) ③练一练 第3题 (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 认识人名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由于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第一个环节教科书直接呈现了小面额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各种小额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进行换算的十进制关系。通过买一支钢笔可以怎么付钱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元与角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买尺子的活动研究如何找钱的问题,让学生会正确使用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 【学情分析】 小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再日常生活中也会自己购买一些文具。会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但是对于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换算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理解角和分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两个面额再生活中的使用已经逐渐减少,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一年的学习中通过对个、十、百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十进制概念即“满十进一”。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学生活动1 1、说一说:各种文具的价格。 预设: 生:一个橡皮擦1角,一把尺子8角,一只铅笔5角。 2、我会分: ①我认识了( )面额的人民币。 ②我不认的放一边。 ③我会请教同桌,又认识了( )面额的人民币。 3、我会兑换 ①我从生活中知道,1张1元可以换( )张1角。 ②我会用人民币学具摆一摆。 ③我知道了:1元=( )角 1角=( )分 教师活动1 1、创设“买文具”情景,获取数学信息,初步感知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小朋友们你和家长一起买过东西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购物主题单元,首先让我们走进文具店。你能说说这些文具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①了解我们国家使用的货币叫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②小结小面额的人民币有: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分为纸币和硬币。 ③生活中常见的小面额的人民币有:5元、1元、5角、1角。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兑换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拿出1元)老师这里有一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成多少张1角呢?1角可以换几个1分呢?活动意图说明:沟通生活数学和学校数学的内在连系,突出人民币在购物中的作用。环节二:自主探索购物过程。学生活动2 去购物啦~ 1.我想买( )。它的价格是( )。 2.我会付钱。 我先付( )张( )元...... 再付( )张( )角......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我是这样想的:1把尺子的价格是( )角。 1元=( )角 应找回_____(角) 教师活动2 1.走进文具店,学生用人民币学具,自主进行购物活动。 师:你想买什么文具?应该怎样付钱呢? 2.展示购物(付钱)过程。 3.引导学生体会付钱方法的多样性。 ①师: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②师:用付出的钱减去物品的价钱等于找回的钱,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付钱方法。 活动意图说明:根据书上的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活动中,交流方法,体会付钱方法的多样性。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