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教案 教学课题 第一节 原子结构 教学课时 1 教学时间 教学班级 教学地点 教学目标 认识原子的结构,了解原子的组成,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 ( 核心素养 ) 通过观察分析、自主探究、总结规律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和总结规律,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微粒之间的电性关系及数量关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难点 元素原子及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课程导入 1. 文物图片欣 赏; 2. 了解文物年 代确定方法 1. 准备情境资 料; 2.设置问题 1. 欣赏文物图 片; 2.思考问题 了解中华文物 之优美,感受中 华文化之珍贵, 思考用化学方 法如何确定文 物的年代,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环节二: 原子的组 成 1.原子的组成 (1)原子是由 居于原子中心 的带正电荷的 原子核和核外 带负电荷的电 子构成的 (2)原子核由 质子和中子构 成 (3)电子在核 外空间一定范 围内做高速绕 核运动 2.质量数 将核内所有质 子和中子的相 对质量取近似 值加起来,所得 1. 引导学生复 习原子的组成: 2. 引导学生自 主观察图表,分 析微粒之间的 数量关系及电 性关系; 3. 解析质量数 的概念; 4. 拓展同位素 的概念。 1. 回顾已学知 识; 2. 总结原子中 的数量及电性 关系; 3. 根据质量数 的概念,总结质 量数与质子数 及中子数的关 系。 4. 理解同位素 的概念。 通过引导学生 复习已学知识, 观察图表,分析 知识点,总结规 律,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和总结 规律,宏观辨识 和微观探析等 化学学科核心 素养。 的数值称为质 量数(A) 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 中子数不同的 同一元素的不 同原子互称为 同位素 环节三: 课堂练习 1 完成表格内容 设计课堂练习 题目 完成课堂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 加深学生对原 子结构知识点 的理解 环节四: 原子核外 电子的排 布 1. 电子层的划 分: 电子层(n ) 1.2.3.4……,电 子层符号K、L、 M、N……; 2. 核外电子的 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 最多容纳的电 子数是2n2; (2)最外层电 子数不超过 8 个(K 层是最外 层时,最多不超 过2 个);次外 层电子数目不 1. 根据电子层 的划分依据,引 导学生分析分 布在不同电子 层上的电子与 能量之间的关 系; 2. 引导学生观 察图表,自主学 习,总结核外电 子的排布规律; 3. 解析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 图的书写特征 与要点; 4. 简要分析元 素的性质与原 1. 理解电子层 的概念,理解电 子能量的差别; 2.根据图表,寻 找规律,总结核 外电子的排布 规律; 3. 根据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书 写特征,课堂上 练习书写 1-18 号元素原子的 核外电子排布 图; 4. 理解原子结 构与元素性质 之间的关系 根据电子的运 动特征,引出 “电子层”的概 念,分析电子层 上电子的能量 关系,培养学生 知识点的理解 能力;通过引导 观察图表,总结 规律,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总结 规律,培养学生 宏观辨识和微 观探析化学学 科核心素养 超过18 个,倒 数第三层不超 过32 个; (3)核外电子 总是尽先排布 在能量最低的 电子层,然后由 里向外从能量 低的电子层逐 步向能量高的 电子层排布(即 排满 K 层再排 L 层,排满L 层 才排M 层); (4)核外电子 总是尽先排布 在能量最低的 电子层里,然后 再由里往外,依 次排布在能量 逐步升高的电 子层里。 3. 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图 为了形象地表 示原子的结构, 人们就创造了 “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这种 子最外层的电 子数之间的关 系,了解结构决 定性质的特征 特殊的图形 4. 原子结构与 元素性质的关 系(结构决定性 质) (1)稳定结构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