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怪》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其指导思想是通过对设计制作大嘴怪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提高美术素养的同时,增强其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审美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学科本位的传统学习模式,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大胆想象,从单纯的美术学习延伸到设计制作的学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彩纸制作大嘴怪的方法,感受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为学生创造各种情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设计意识,通过认识大嘴怪及其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及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二)分析教材 本课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九课的教学内容,本是属于版画系列中的一课。但教学中我受到了工具的局限,当学生没有学具和教师没有教具的情况下,教学无疑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受到配套作业本中作品的启发,我将本课改为用彩纸手工的方法制作大嘴怪,这样比较易于学生接受与掌握,适于小学中年级,我想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教学效果效果会沉闷、纸上谈兵,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很好的张扬,达不到教学目标。 (三)分析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基本掌握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制作的方法,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2、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与方法 设计理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前准备 1、查找资料制作或引用与本课有关的课件2、录制微课,检查多媒体设备 准备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 教师既要考虑到上课时自身教具的准备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2、导入新课 声音导入:大家听,这是谁的声音? 学生想象,各抒己见,答案不是唯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的主动思考,从两个方面认识大嘴怪的特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概括、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3、欣赏讨论 教师主要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1、大家看,我们的新朋友是它么?2、小组讨论大嘴怪有什么特点? 大嘴怪的嘴巴大并集中了各种动物的特点。 1、思考:大嘴怪的样子。2、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商讨学习任务 大嘴怪模样的特点:嘴巴大样子怪 从大嘴怪身体的各个部分找出其它动物的特点,逐步找出答案。 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选派小组代表发———对讨论结果作出回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在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寻找制作方法,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4、知识拓展 教师设计制作层面问题: 1、大嘴怪的嘴有什么特点?(会动) 2、它的嘴是怎么动起来的?3、教师播放录制好的微课视频。 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2、观察视频,学习制作大嘴怪的嘴。3、总结方法,并试着动手做一做。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比较欣赏,实现知识的迁移,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大嘴怪艺术特点的认识,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知识迁移 1、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继续探究:我们学习了制作了大嘴怪的嘴,下面还要做什么呢? 2、小组讨论:大嘴怪的制作步骤。 要认真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回答并找出大嘴怪其它部分的制作方法。 小组讨论,总结大嘴怪的制作步骤,并汇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做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做中体验、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