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测评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14分) 1.用干净的手摸一摸放大镜的镜片,放大镜的镜片边缘_____,中间_____,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它的_____是密切相关的。 2.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_____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_____,发现了_____。 4.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_____的玻片。 5.随着显微镜制造技术的提高和人们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事实证明生命体都是由_____组成的。第一个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_____。 6.空气潮湿温暖时,正是各种霉菌_____和_____的最佳时机,因此,保持_____可以防霉。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 ) 2.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时也有放大功能。( ) 3.我们在制作细胞模型时通常给细胞涂上颜色,是为了观察清晰。( ) 4.随着放大镜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也会变大。( ) 5.必须把洋葱的表皮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结构。( ) 6.每个生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 7.目前在全世界肆虐的新冠肺炎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 8.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在头部。( ) 9.老花镜有放大功能。近视眼镜没有放大功能。( ) 10.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 三、选择大乐园(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下列显微镜中能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显微镜编号 1 2 3 4 目镜 10× 10× 15× 5× 物镜 5× 10× 5× 40× A.1 B.2 C.3 2.小明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放大镜靠近指纹时图像变小,下列做法能看到更大的图像的是( )。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向眼睛方向靠近 B.放大镜和手指不动,眼睛向放大镜方向靠近 C.眼睛和放大镜不动,手指向远离放大镜方向移动 3.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显微镜来观察的是( )。 A.河水中的微生物 B.味精的晶体 C.植物的叶子细胞 4.使用显微镜时,调焦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先( ▲ )镜筒,眼睛看( ▲ ),再慢慢( ▲ )镜筒,眼睛看( ▲ )。 A.抬升 物镜 下降 目镜 B.下降 物镜 抬升 目镜 C.抬升 目镜 下降 物镜 5.第一架真正的光学显微镜是由( )组成的。 A.两个凸透镜 B.两个凹透镜 C.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 6.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是( )。 A.放大了的正像 B.放大了的倒像 C.缩小了的正像 7.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微生物的是( )。 A.腐乳 B.苏打水 C.酸奶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不仅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B.各种各样的细胞,它们有着严密的分工,共同完成了生命体的所有活动 C.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精细的细胞结构 9.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10.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 ,主要目的是( )。 A.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B.给微生物提供合适的环境 C.减慢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四、巧妙连连看(10分) 把下列微生物的图片与其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变形虫 喇叭虫 鼓藻 船形硅藻 团藻 五、科学探究室(26分) 显微镜的认识与使用。 1.在下图中分别标出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5分) 2.使用上图仪器时,首先要调节_____完成对光。(2分) 3.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后,要先使镜筒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