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03629

湘美版(2024)七上 2.凝聚的力量 课件(35页).pptx

日期:2025-04-19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19515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美版,2024,七上,凝聚,力量,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课 (湘教版)七年级 上 凝聚的力量 导入 提问: 在生活中你见过相似的场景吗?你能从画中感受到一股“凝聚的力量”吗?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1870—1873 列宾(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1870—1873 列宾(俄罗斯) 俄罗斯国家博物馆藏 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从迥异的个性中聚起共识,从纷纭的悲欢中凝结情感和力量。富于真实质感的作品,总是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给民族、社会的凝聚与进步带来深远的影响。 基本问题:美术作品怎样展现“凝聚的力量? 于细微处汇聚力量 新知讲解 在艺术作品中,群体场景里的人物互动增强了集体的力量和凝聚力,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作品是如何展现这股“凝聚的力量”,请从作品人物动态神情、构图形式等分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1870—1873 列宾(俄罗斯国家) 俄罗斯博物馆藏 作品背景:1870年夏季,列宾与同班同学华西里耶夫一起来到伏尔加河河畔写生。在涅瓦河上写生,突然发现河的那头有一队人像牲口似地在河岸边蠕动,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行拉着满载货物大船的纤夫。他又把目光转向涅瓦河大桥上往来人群中红男绿女和热烈豪华的场景。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因此萌发了创作纤夫生活的构思。他利用暑假与风景画家瓦西里耶夫一起去伏尔加河考察民情和写生,画了很多纤夫真实的形象和素材,历时三年终于创作了这副经典画作。 沙皇统治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 谁能描述一下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 描绘了烈日酷暑下,一队衣着褴褛的纤夫拖着平底货船步履沉重的前进的场景。画中共有11个纤夫,约略分成3组,每一个形象都经过作者的仔细推敲,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各自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 图像识图 图中哪一个纤夫形象比较吸引你,根据他们的神态、肢体动作具体分析一下。 “现实生活中伟大劳动人民的缩影” 画中昂首挺胸的少年在画面中起什么作用 少年身上有和其他纤夫不一样的亮色彩。使画面的第一眼看过去,能一下注意到这个少年。与其他垂首努力拉船的纤夫不一样的是,这个少年抬起来头望着前方,一边皱眉一边调节身上拉船的带子。男孩与其他人麻木没有生机的纤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原是个神父,后来被教会革职,一度充任过教堂唱诗队的指挥。他身体结实,两手下垂。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身上的麻布衫满是补钉。这是一个俄罗斯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 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 队伍的末端有位低着头看不清正脸的老者,还有一位看向后方的老者。其中画家画的众多纤夫都灰扑扑的,看着好像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似乎已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来表现点什么,在他们身上剩下的,唯有贫苦、艰难与无奈。 凝聚力量向前 视线 在画面上,狭长的画幅展现了整个画面庞大的纤夫队伍。整幅画面运用了特殊的画面形式,整个纤夫队伍和天色各占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三排长的纤夫队伍,利用了近大远小的构图,突出纤夫队伍的庞大。利用沙滩的地形和近实远虚的表现手法,使画面具有雄伟、深远的张力。 背景颜色昏暗迷蒙,空间空旷奇特,巨大的货船,给人惆怅、孤独、无助之感。 活动:请你评价一下作品。(意义和影响)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成名作,反映了深刻的民族性和社会批判性,给人以强烈的感召力。 《我们走在大路上》(油画)1964 潘世勋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油画)1870—1873 列宾(俄罗斯) 思考交流: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与《我们走在大路上》在构图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它们体现的“凝聚的力量”给人的感受是相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