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10767

7《包身工》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10-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1101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包身工 夏衍 学习目标 1.阅读资料,了解创作背景和报告文学文学性和新闻性相结合的特点。 2.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认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3.品析鲜明的语言以及丰富多变的艺术手法的运用。 作者简介 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解放后,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等。曾写过许多作品,代表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考验》等话剧剧本,并把小说《祝福》《林家铺子》等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 知识链接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采访报告等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因为它是“报告”,就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又因为它是“文学”,就要求反映出来的真人真事是有典型性的,允许一定的艺术加工。其特点:新闻性、文学性、真实性。 时代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沈起予主编)的创刊号上。它所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黑暗情况。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农民生活极为痛苦。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家妇女被诱骗到上海来做包身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同时告诉人们,包身工制度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温床上,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特殊优惠”的保护,伴随中国农村经济衰败生长出来的一颗毒瘤。 时代背景 文本研读 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段落 内容 表达方式 1—7 (四点一刻)起身:恶劣的住宿条件 记叙 8—11 包身工的来源、身份:被诱骗的农村少女 说明 12—14 (四点半后)早餐:恶劣的饮食条件 记叙 15—22 帝国主义雇用包身工的原因 说明、议论 23—33 (五点)上工:恶劣的工作条件 记叙 34 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庞大 说明 35—47 (十七点)放工:举例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记叙 48—50 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 议论 文本研读 衣: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条纹的裤子,破脏的粗布鞋。 食:两粥一饭(喂猪的豆腐渣稀粥和烂菜叶)。 住:十六七个人挤在一起,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 行:工房与厂房之间,两点一线。 工作:12小时以上的劳动,在“三大威胁”(音响、尘埃和湿气)和“三种罚规”(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威胁下工作。 待遇:每天三角八(男工的三分之一)。 阅读文章,概括包身工的遭遇,体会作者的情感。 文本研读 (1)对包身工及其家庭的深切同情。全篇文字,都渗透着作者的这种感情,从描写她们的住、食、工作,到她们有病不能休息、累死方能停息的悲惨命运,无不表现出作者对她们的深切同情。 (2)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带工老板及其帮凶的憎恨。在文中,作者除了通过正面的言行描写来刻画他们的贪婪、冷酷、毫无人性的嘴脸外,还用了很多反语来对他们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