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12271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演唱 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11665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7课,演唱 山谷静悄悄
  • cover
《山谷静悄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山谷静悄悄》、欣赏《羊肠小道》 课标分析: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四年级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保持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欣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根据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音乐创造,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演唱歌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与意境,沉浸到歌曲的意境中,唱出歌曲的层次,唱出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融入到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与情感、态度、兴趣等因素紧密融合,并强调:知识或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是当前音乐教育和教学应所关注的方向。学生在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说、唱等活动,开拓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教材分析: A、歌曲《山谷静悄悄》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一段体结构。歌曲一开始用“”的节奏、很弱的的音量,把我们带入宁静的山谷,然后节奏紧缩并加入切分节奏,描绘出山谷的勃勃生机,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前三段歌词分别描绘了山间的景物,从“烟雾““花”直至“溪流”“野兔”, 音乐动感不断增强。在四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先的静谧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做变化),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联想与想象。 节奏和旋律特点分析 歌曲的第一乐句与间奏后的第一乐句节奏和旋律完全一样的。 节奏型不同但旋律音完全相同。 (3)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完全一样,尾奏是前奏音乐材料的变化。 情绪、情感的分析 (1)歌曲中八分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圆滑线,连音线和全音符的巧妙运用,使歌曲既轻巧活泼又不失优美轻柔。 (2)歌曲前三段歌词描绘的是从远处看是薄薄的雾、淡淡的烟,走到近处看有红梅花、小溪流、小野兔,一派生机。学生感悟到这静中有动,演唱时就能沉浸到歌曲的意境中,唱出歌曲的层次,唱出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 歌曲音响的分析 歌曲的音响主要由前奏———歌曲前三段歌词的演唱———间奏———歌曲第四段歌词的演唱四部分构成。 B、管弦乐《羊肠小道》 管弦乐《羊肠小道》是一首具有美国西部音乐风格,气息宽广、富有歌唱性的旋律,气质开朗,表达了旅游者在大自然环保怀抱中舒畅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神奇景观的衷心赞叹。 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科罗拉多河的大峡谷,长达数百公里,深约千余米,宽达十数公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为世界上罕见的奇观异景。大峡谷以其令人心惊的巉岩削壁,五色斑斓的嶙峋怪石,谷底奔腾的汹涌急流日出日落的色彩变幻,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美国作曲家格罗菲(1892-1972) 曾多次赴大峡谷旅游,雄伟壮观、富于诗情画意的景色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和灵感,他怀着敬仰、激动的心情,决定以音乐来表达大峡谷蕴含的变幻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