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苏州园林》预习导学案 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重点)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有《叶圣陶文集》行世。 2.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卷网-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作者生活在苏州时,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景致有深切的体会,于是应邀写下了这篇序言。本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3.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鼎盛于明清。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170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60多处,对外开放的有19处,主要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等园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实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二、文体知识 说明文 1.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进行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成因、关系、原理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相关的知识。 2.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是事物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3.特征: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 “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说明文概念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实用性文体 。它通过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性质、种类、关系等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等能有科学的认识。 说明文分类 按照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按照语言风格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科学小品文)。 常见的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时间顺序:年、季、月、时代、朝代等;逻辑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等。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文写作特点 ①选择的材料具有代表性;②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③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④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 常见的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的种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